当前版: SZ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深圳完成华南首例机器人小儿胸外科手术

轩慧
手术现场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轩慧 通讯员林隆杰摄影报道)昨日记者获悉,7月30日在浙大附属儿童医院胸外科教授谭征的指导下,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达芬奇机器人王光锁团队顺利完成华南首例机器人小儿胸外科手术。据悉,达芬奇机器人操作系统是外科领域划时代的新技术,能够达到更接近理想的手术效果、更小的创伤和更大的患者适用范围。

  机器人手术由医生操作操控器,指挥机器手臂进行手术,较以往胸腔镜手术具有更好的灵活性、精确性和可操控性。此外,其拥有独特优势,如360度操作能力等。

  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依托成熟的达芬奇机器人技术平台、小儿胸外科的雄厚基础和医院综合实力,近日重新启动小儿胸外亚专科,进一步总结推广儿童胸外科围手术期新技术和规律,更好的服务小儿患者。

  7岁女孩优优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就被医生发现她的胸腔里长了颗“小豌豆”,诊断是后纵隔占位,从优优出生开始,这颗“小豌豆”也在她身体里悄悄地生长着。一段时间过去,优优吃饭吞咽时总感到有些阻碍,今年年初优优妈妈带她复查,发现优优那颗纵隔肿瘤近年来逐渐增大,已长大到5×6厘米,柠檬大小,位于心脏后方,跨越左右胸腔和部分腹膜后,与食道关系密切,压迫了食管,使得食管变窄,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手术切除。

  复查结果令优优妈妈很担忧,2个月前,优优妈妈带着优优来到了深圳市人民医院名医门诊,找到王光锁教授,为小优优量身定制个体化手术方案。手术时机不宜继续推迟,可以考虑切除了。但要怎么做呢?怎样才能以最小的代价、最小的创伤,精准地切除潜伏在后纵隔狭窄间隙里、跨越左右胸腔和胸腹腔的肿瘤呢?

  年幼的小优优胸腔狭小,肿瘤又位于后纵隔狭窄间隙,而这是手术机器人的优势所在。20世纪90年代末,时任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的王正率先在国内推动小儿胸腔镜技术,得到包括裘法祖院士在内的外科专家的肯定,小儿胸外科麻醉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最终,优优妈妈和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王光锁教授确定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方案,并预约暑期进行。但要更好地发挥机器人的优势,需要特殊的布孔设计,由于儿童胸腔空间小,机器人工作空间小,操作在更加局限的范围内进行,对麻醉也提出更高的要求。深圳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团队精心设计布孔方案,采用达芬奇多微孔机器人方案,历时40分钟,顺利地完成了手术。

  据悉,手术机器人的问世,标志着外科术式进入“第三次革命”。放大的3D高清手术视野为医生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清晰视野以及更加真实的深度感知。可转腕的手术器械,弯曲及旋转的程度远超过人手的极限。颤抖滤除和直觉式运动可让医生的操作稳定、自然。手术机器人相当于将外科医生的眼和手自然延伸到患者体内,极大地提升外科实践的确定性、精准性和安全性,特别是狭窄的间隙和空间。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TOKYO 2020
   第A10版:TOKYO 2020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今日人物·关注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健康有约
   第A15版:教育
   第A16版:湾区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国内首只“绿色金融股票指数”深交所敲钟
深圳完成华南首例机器人小儿胸外科手术
聚焦社康中心建设、公共住房建设、噪声扰民治理问题
深圳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深圳市禁毒知识在线培训平台上线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揭牌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