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SZ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脑机互联、延长寿命……

“十大科技问题”引发中国青年科学家关注
论坛现场

  人类的意识,以及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基础从何而来?人脑和机器是否能实现直接通讯?如何延缓衰老,促进机体修复,提高人类寿命?人类如何在地外行星(如火星)上居住一年以上?如何“求教”大自然,开发高度集成、智能、可修复的仿生系统?

  8月1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上发布了由100位中国顶尖青年科学家提出并投票产生的“十大科学技术问题”。这十个问题代表了最前沿的科学探索和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判断。可以看到,中国最顶尖的年轻人已经把他们的目光瞄向了硅基生命、星际移民、暗物质利用,他们正在勇敢地向科技“无人区”进军,把自己的贡献写在祖国大地之上。

  首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由南方科技大学、腾讯公司共同主办,数十位院士与知名高校校长、百余名“科学探索奖”获得者与青年科学家齐聚,进行多场学科跨界讨论。首届“青年科学家502论坛”科学委员会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表示:“我们举办论坛,正是期望能在此汇聚青年科学家力量、跨学科交流启迪创新,鼓励面向未来、积极探索科学‘无人区’,期待实现更多‘从0到1’的科学突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纳

  从细胞焦亡到暗物质

  中国科学家们这样聊天

  本次活动发布的2021年青年科学家502论坛“十大科学技术问题”,由100位“科学探索奖”获奖者共同发起和投票选出,代表了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前沿科学洞察,问题涵盖人类意识、人机通讯、量子计算实用化、地外行星居住等学术界和社会共同关心的热点领域。主办方表示,“十大科学技术问题”的发布,未来将成为“青年科学家502论坛”的“招牌”,既集聚中国当代青年科学家的思考和观察,也将为社会大众所关心的现实和未来问题提供科学映照。

  “十大科学技术问题”具体包括“人类的意识,以及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基础从何而来?”“人脑和机器是否能实现直接通讯?”“通用人工智能是否能实现?”“如何延缓衰老,促进机体修复,提高人类寿命?”等问题。

  论坛的另一个亮点,则是来自青年科学家与资深科学家的智慧分享和“群聊”对话。李培根、潘建伟、邬贺铨、汤超等院士与刘颖、吴华强、陈玲玲、陈宇翱、李铁风等“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同台,围绕“十大科学技术问题”、科技发展趋势和跨学科融合进行了跨界交叉对话。

  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探索奖”发起人李培根则表示,青年科学家们选出的这十个题目,实际上是从人的存在意义方面去探索的。“这是中国人过去研究较少的方面,我们以往更多是站在实用主义的角度。我认为要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讲,就是站在人的存在意义上来发问,无论是教育、科学,还是技术领域,都应该是这样的。”他还表示,“希望现在的青年科学家不要被各种现实因素所羁绊,尤其是顶尖的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做世界上没有的事情。”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聚焦于量子计算,他说中国目前在量子计算上已经在国际上取得一席之地。“我们国家在公开的数据里面,是唯一在两个系统上取得‘量子优越性’的国家,除此之外就是美国。”潘建伟自豪地说,“虽然IBM在德国发布了欧洲最强的量子计算机,拥有28个量子比特,但跟中国拥有的大概66个量子比特相比有所差距。目前(在量子计算方面)主要的竞争者,是美国与中国,美国以谷歌为代表,中国则是腾讯、阿里、百度、华为等公司,这些公司在量子计算、量子信息方面也已经有了比较好的进展。”潘建伟寄语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们:“我们不仅应该能够做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更善于去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这10大科学问题的解决,就是一些前人所没有达到的事情。”

  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北京大学教授刘颖最关注的话题是如何延缓衰老。她说:“我觉得这个问题是整个人类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孜孜不倦的追求,我们一直想知道人类到底能活多久,有没有方法能够延缓衰老。”刘颖表示,他们团队对线虫进行实验,本来寿命短于20天的线虫,在实验环境下,其寿命已经可以突破40天,翻了一番。这对未来人类如何延缓衰老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刘颖现场寄语青少年:“我希望你们依然能够保持对这个世界、对于宇宙、对于人类最本真、最纯粹的好奇心,能够加入到科学探索的团队。”

  科技创新的痛点

  需要“组合拳”来解决

  科学精神的内涵是求真、是致美,更是向善。没有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或社会课题是一座孤岛。而对于科技问题尤其是难题的解决,不仅要有科学探索的智慧和勇气,更要有“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思路和行动力。

  据悉,“科学探索奖”于2018年腾讯公司成立20周年之际设立,由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联合杨振宁、饶毅、陈十一、程泰宁、高文、何华武、李培根、毛淑德、潘建伟、施一公、邬贺铨、谢克昌、谢晓亮、张益唐等知名科学家共同发起。

  “科学探索奖”由腾讯基金会出资支持、科学家主导,面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在中国内地及港澳地区全职工作的、45周岁及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每年遴选不超过50名获奖人,每位获奖人将在5年内获得总计300万元人民币的奖金,且可自由支配。“科学探索奖”迄今已评选出100位获奖人,并持续发挥独特激励作用,让青年科学家在寻求创新但还没有最终突破的关键时期,得到“雪中送炭”的支持。

  担任“科学探索奖”顾问委员会主席的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开幕式视频寄语中指出,年轻人敢想敢闯,是最容易创造成绩的。“科学探索奖”和“青年科学家502论坛”为年轻科技人才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希望青年科学家们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把自己毕生的经历和贡献写在祖国的大地上

  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表示,中国科研的主力军是青年科学家们,希望青年科技工作者脚踏实地,耐得住“十年冷”、经得起“冷板凳”,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协力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为国家科技创新、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2019年“科学探索奖”获奖人刘颖表示,“青年科学家502论坛”这样的交流平台对青年科技工作者非常宝贵、非常重要。资深科学家的常年耕耘、创新不辍,从深厚经验到开拓精神,都会对青年科学家带来榜样的力量和创新思维的启发。刘颖说,随着人类对世界认识得越来越全面深入,科学探索与创新既需要引入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也需要保持对世界最本真、最纯粹的好奇心,在一些前沿、基础学科上还需要好几代科研人的接续努力。中国科学界像今天这样的跨界交流和思想碰撞,将是这种努力很关键的一部分。

  “我们需要尽己所能,不断尝试解决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两个‘痛点’,一是增强原始创新能力,二是提升创新体系效能”,腾讯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卢山在论坛上强调。而依托于“科学探索奖”的“青年科学家502论坛”,就是这种探索的继续,“这是腾讯超越商业边界的一份长期承诺”。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评论
   第A5版:专题
   第A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TOKYO 2020
   第A10版:TOKYO 2020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湾区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旅游·揾食
   第A16版:文创·每日闲情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脑机互联、延长寿命……
今年上半年深圳跨境电商货物价值过千亿元
深圳南澳完成8条河流 综治征拆
深圳服装产业累计国内有效注册商标逾11万件
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