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形成实物工作量”凸显政府投资要更“实效”

韩洁、申铖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 (记者韩洁、申铖)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

  “十四五”开局之年已经过半,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形成实物工作量”,彰显宏观政策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富含多重深意。

  形成实物工作量,是应对挑战稳定经济增长的需要。开局之年,聚焦“两新一重”和短板弱项,一批重大项目上马,加快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形成政府有效投资,有助于开好局起好步。

  形成实物工作量,顾名思义,政府花钱要花出实效,要稳扎稳打形成重大基础设施、市政工程、新基建等看得见的“实物工作量”,这样的投资对拉动经济增长才真正有效。

  形成实物工作量,凸显高质量发展主题。今年预算将财政直达资金规模扩至2.8万亿元,新增的3.75万亿元专项债目前已发行约六成、支出过半,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发力,就是为了确保事关“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尽早落地。资金拨付进度越快,越要求各级政府提早储备项目,确保资金跟着项目走,避免落入“钱等项目”的尴尬情形。同时要瞄准高质量项目,立足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杜绝粗放投资的老路,也要防止为花钱而花钱,选择项目“萝卜快了不洗泥”,更不允许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年中已过,走好“下半场”至关重要。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考虑到今年基数抬高因素,各级政府还要把握好资金进度,提早做好后续项目储备,确保今年底明年初持续有项目形成实物工作量,将经济运行稳定在合理区间。下半年编制明年预算时,也要进一步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增进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尤其对关乎地方政府投资力度的专项债券实行穿透式、全过程监控,防止资金被挪用,对造成新增债务的要终身追责。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TOKYO 2020
   第A8版:TOKYO 2020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理论周刊
   第A11版:经济
   第A12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3版:身边纸·国际
   第A14版:今日人物
   第A15版:湾区
   第A16版: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湾区半导体产业园画蓝图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现雏形
“形成实物工作量”凸显政府投资要更“实效”
澳门特区终审法院裁决 彰显法治精神
不忘初心担使命 同舟共济谱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