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电动自行车新政重在“疏堵结合”

  日前,广州交警与相关职能部门反复研究论证,结合广州实际,提出“中心区严管严控,外围区规范管理”思路,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优化调整限行范围,形成了《关于调整电动自行车和其他装有动力装置的非机动车通行范围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下称《通行通告》)以及《关于实施电动自行车登记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下称《登记通告》)。

  近年来,电动自行车因其经济性和便捷性,已经成为近距离通勤的重要工具。调研显示,广州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过了300万辆。然而,电动自行车数量的快速增长,让一系列城市治理问题不容回避。逆行、闯红灯、乱穿插、拼装改装、起火爆燃……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安全风险陡然增加,已经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那么,治理电动自行车从何处破题呢?首先,治理应从规范管理入手。依据《登记公告》,全市符合“新国标”并获得CCC认证的电动自行车都要“上牌管理”。这项工作把合法合规电动自行车与车主真实身份信息绑定起来,完善了车辆源头管理数据,为今后动态监管夯实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牌管理”相当于疏堵结合中的“堵”。超标电动自行车被严格排除在上路行驶范围之外,道路交通安全方能得到有效保障。

  其次,治理须精准发力。实践证明,治理电动自行车最忌讳“一刀切”,应综合考量城市道路规划和交通出行条件等因素,因地制宜地做好精准“疏导”的文章。按照《通行公告》要求,电动自行车限行范围从全市行政区域调整为中心区部分区域;经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预约通行的网约配送电动自行车,可在限行区域内通行。因为,限行区域承担的交通运行压力更大,更适合采用其他方式出行。综合来看,这些举措正是体现了精准治理的逻辑。

  再次,治理须刚柔并济。借助动态调整措施,公众全过程参与治理,城市交通便会获得持续改善。譬如,对限行范围内存量电动自行车采取过渡性管理措施。过渡期内,电动自行车可在“除主干道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严管路段以外的路段”临时通行。通过此类持续改进措施,城市治理者方能在有限的空间和道路资源中平衡各种交通出行方式。

  长远来看,治理电动自行车是持续优化交通出行结构、完善城市出行服务体系的一部分。尤其在广州这样一座超大城市,管好用好电动自行车,关系着广大居民的幸福指数。譬如,要推动建设慢行系统,真正让电动自行车“有路畅行”;要把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数据用起来,扎实做好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要打通基层治理微循环“最后一公里”,破解电动车充电和消防安全管理难题。各方要积极行动起来,形成治理合力,不断提升城市宜业宜居的成色。

  (杨博)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5版:要闻
   第A6版:2020东京奥运会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际
   第A10版:湾区
   第A11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区街
   第A14版:时尚·揾食
   第A15版:汽车
   第A16版:地产·汽车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众人托举,暑期托管方能不负“众托”
屡遭投诉,教育培训何去何从
何时能实现“种牙自由”
电动自行车新政重在“疏堵结合”
“细水长流”也能冲垮“廉洁堤坝”
从柴米油盐读懂小康生活
旅游不文明,活该被“拉黑”
防治噪声污染须久久为功
美丽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