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利惠添、陈智君摄影报道)红色七月,擦亮初心。近日,佛山市委追授佛山市禅城区信访局原副局长陈耀基“佛山市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把陈耀基的先进事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号召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陈耀基在平凡岗位上的不平凡事迹,把学习先进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忠诚履职的实际行动。2021年4月25日上午,陈耀基由于长期超负荷工作,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殉职,年仅53岁。
暖心茶约
信访干部走进群众心里
“你头发这么白,年纪这么大了,还要到处奔波,真不容易。”
2011年,因为一起历经两代人的宅基地测量纠纷,当时已60岁的张姨(化名)四处奔波无果,最后来到家附近的信访局。时任接访科科长的陈耀基接待了她。
一杯冒着热气的铁观音,一句熨帖体谅的话,驱散了张姨心里的寒意,暖到了张姨的心坎里。“慢慢来,你放心交给我们处理,合理的诉求我们一定为你争取到。”陈耀基开车载她到现场勘查,并对她进行安慰。
经过陈耀基现场分析研判,多方部门协调奔走,释法明理耐心讲解,最终张姨的“揪心事”得到合理解决。
在解决难题期间,陈耀基的真情深深感动了张姨,她说:“他就像是我的朋友,陪我走过了一段艰难的日子,这件事我心里认为解决得很圆满,真的非常感谢他!”问题解决后,陈耀基和张姨还一直保持着联系,时常关心对方的生活。
鱼水情深
群众亲切称他为“基哥”
“‘基哥’真的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亲力亲为,毫不推脱。”破产欠债的李志(化名)感念陈耀基帮他化解租房纠纷,让他有了稳定的安身之所。听闻“基哥”逝世消息后,李志特意去他家里慰问和祭拜。李志说,作为领导干部,陈耀基真正践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理想信念。
在陈耀基心里,群众的事无小事,他力求做到事事关心,件件落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通则理达,是陈耀基化解各种信访矛盾的“心得”。他总说:“只要我们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全心全意帮助他们,终究会得到理解和信任的。”正是因为他的这一份热忱和真诚,很多前来信访局求助和反映诉求的群众,无论男女老幼都亲切地称他为“基哥”。这个亲切的称呼,承载了群众对他满满的信任。
17年的信访工作,陈耀基共参与接待来访群众逾3万人次,协调处置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超过400起,参与化解各类信访案件1800多宗,信访诉求解决率95%以上,群众满意度达98%。
两瓶药油
舍我忘我为民解难
离世前几天,陈耀基就因身体不适被大家劝说去医院检查,但他说:“没事,吃点药就好了,等忙完这阵子再说吧!”
“得得得,冇问题”成为他的口头禅;因劳累过度突发肝病住院治疗,在病情有所缓解后,又马上回到工作岗位……“他随身带着一瓶清凉油,一瓶白花油,身上经常一股药油味。”这一细节,同事印象深刻。“‘基哥’没有说过什么豪言壮语,但有什么问题他会尽量去帮你。”不走过场,不办假事,陈耀基俯下身子办实事,以质朴的行动感染身边人,用真挚初心叩开群众的“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