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是第32个世界人口日。昨日,由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广东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广东人口学会承办的“优化生育政策 建设健康广东”第32个世界人口日专题座谈会在广州举行。
记者从座谈会上获悉,作为全国人口大省,广东人口增长速度、生育水平、流动人口、人口老龄化水平、劳动力的数量与结构、人口性别结构、人口城镇化水平等,都正在并将继续发生深刻变化,广东正统筹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雪华 通讯员梁丹立
每户平均2.63人,家庭小型化更加明显
座谈会上,省卫生健康委二级巡视员、省老龄办常务副主任、省计划生育协会副会长纪乐勤介绍了广东相关最新人口情况。
近年来,广东省常住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出生人口数已经连续三年减少,而且减少的幅度逐渐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依然偏高;已婚育龄妇女总量逐年加速下降;初婚、初育年龄双双推迟,2020年广东全省晚婚率达到了84%左右;每户平均2.63人,家庭小型化更加明显。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人口向珠江三角洲聚集的趋势依然明显,广州、深圳、东莞三个市的人口都超过1000万人。
全省常住人口中,人户分离人口达到6063.51万人;流动人口达到5206.6万人,其中,外省流入广东人口达到2962.21万人,省内流动人口达到2244.41万人。
而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快方面,2020年广东全省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4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全省常住总人口比重达到12.35%,比2010年提高2.62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底,全省60周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达到1498万,占全省户籍总人口的15.3%,预计到“十四五”末,全省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将达到16%,进入人口中度老龄化时期。
此外,根据调查了解,广东全省失能失智的老年人占全部老年人口总数的15%左右,需长期医疗护理照料的老年人口超过200万,健康老龄化建设任重道远。
应对1 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广东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从发展战略上统筹协调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大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纪乐勤说。
从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要将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努力推动生育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增强家庭发展能力,释放生育政策潜力。
比如,改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加强孕前孕产期健康服务,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完善出生缺陷三级预防,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再如,大力发展0-3岁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健全支持婴幼儿照护服务和早期发展的政策体系。大力发展加强对家庭照护和社区服务的支持指导,增强家庭科学育儿能力。严格落实城镇小区配套园政策,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专业化、规范化发展,提高保育保教质量和水平。
还要完善幼儿养育、青少年发展、老人赡养、病残照料等政策和产假制度,探索实施父母育儿假。此外,要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计划生育特殊和困难家庭全方位帮扶保障制度,维护好计划生育家庭合法权益。努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应对2 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
“助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还应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纪乐勤表示,要不断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做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等工作,稳步提高全省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建立长期护理保障体系,提高老年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标准,切实减轻老年困难群体的医疗费用负担,提高老年人保障水平。
在养老服务方面,要建立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扩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加快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推动公办养老机构转型升级,促进养老服务提质增效。
在老年健康服务方面,要积极构建包括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的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加强老年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发展老年医疗和康复护理,开展老年人长期照护和安宁疗护服务,促进健康老龄化。
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可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衔接,建设一批医养结合机构,扩大医养结合服务队伍,推动医养结合服务优化升级,不断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专家观点
树立正确全面的现代科学文明生育观念
刘小敏、李若建、陈少贤、董玉整等20多位省内知名人口领域专家、省卫健委相关处室及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并就优化生育政策,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等方面积极提出对策建议。
省人口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研究员董玉整表示,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婚嫁、生育、养育、教育以及住房等成本较高,群众生育意愿下降,国家统计的数据为1.8;不孕不育率处于较高水平;同时人工流产人数逐年增加,2019年达到976.2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是重复流产;202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仅为1.3,大大低于生育更替水平的2.1。
董玉整指出,大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已经迫在眉睫,人口发展需要高层统筹、科学谋划、系统推进、深化公共服务、加强保障等等,但还不能忘了“教育先行”。
董玉整注意到,当前关于生育价值,存在着生育对自己和家庭都没有什么价值的“生育无用论”、生育会妨碍自己的事业和幸福的“生育有害论”、生育会伤害自己,使得自己很难承受的“生育伤害论”等等;关于生育责任,则存在着生育不生育无所谓责任的“生育无责论”、生育不生育不关自己事的“生育无关论”、生育不生育别人管不着的“生育自由论”等。
“这些看法观念,貌似正确,也不完全符合事实。”董玉整认为,这些看法缺少了辩证的思维和整体的视野。因此,要营造生育友善的社会环境,就一定要先从观念入手,帮助人们从片面的、局部的、自我的思维中解脱出来,树立正确全面的现代科学文明生育观念,为生育行为提供积极的观念引导,引导和促进市民群众负责任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