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用我所学为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做贡献。”
——代晨昕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晓星)在刚刚结束的第33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2021)中,中国队以绝对优势取得团体第一并包揽前四名,创造了历史最佳战绩。广州市第二中学高三学生代晨昕代表国家队参加此次国际大赛,并以第三名的优异成绩获得金牌,这也是广州市收获的第一枚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即将进入清华大学深造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由新加坡主办的第33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2021)于6月19日至28日在世界各地以线上比赛形式同步举行,共有来自88个国家与地区的355名选手参赛。中国队参赛活动在北京举行。中国队四位选手全部获得金牌,并包揽前4名。中国队以绝对优势取得团体第一,一个国家的选手包揽前4名,这在国际信息学奥赛史上还是第一次。
代晨昕告诉记者,得知自己获得金牌的那一刻很开心,毕竟多年来的努力有了一个圆满的结果。他从初中开始在广州二中系统性学习信息学,从高中开始参加全国性比赛。高一进入省队,却遗憾地落选了国家集训队。高二,他重整旗鼓,终于进入国家集训队,并获得了清华大学保送资格。经过层层选拔后,他在高三这一年进入了国家队。
据悉,国际信息学奥赛正式比赛时间为两天,每天的比赛时间为北京时间晚6时至晚11时,每天比赛三道题。代晨昕发挥稳定,最终在国际信息学奥赛中取得了金牌第三名的好成绩。
对这个成绩,代晨昕很开心,但不意外。他说:“就是奔着拿到最好的成绩去的。”未来,他将进入“清华学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姚班)深造。“希望能用我所学为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做贡献。”代晨昕说。
愈挫愈勇立志为国争光
在广州二中竞赛中心主任、信息学教练林盛华老师眼里,代晨昕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都非常强。备战国际奥赛这段时间,在国家队教练的指导下,代晨昕隔天就会进行一次测试赛,按照正式比赛的时间,从傍晚6时到深夜11时。通过这种方式来调整生物钟,把兴奋点调到比赛时间。“能够在竞赛道路上走得这么远的孩子,一是要全面优秀,二是要能吃苦,三是要经得住挫折。”
林盛华介绍,代晨昕各科发展非常均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能够参加高级别比赛的学生,基本都要经过5000到6000小时的训练,绝大部分的训练时间是课余挤出来的。因此,许多孩子是没有假期、没有周末的,出于对信息学的热爱,包括代晨昕在内的队员们从来没有喊过累。代晨昕在高一时差了一点点,未能进入集训队,但他没有放弃,反而愈挫愈勇,一路过关斩将,实现了从省队、国家集训队到国家队的跨越。事实上,进入国家集训队,就意味着能够获得清华、北大的保送资格,不少学生也就止步于这一阶段了,代晨昕拿到清华保送资格后却没有半点松懈,抱着为国争光的决心,冲进了国家队,并最终实现了梦想。
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
记者了解到, 广州二中信息学竞赛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一个进一步施展才智、激发潜能的平台。辅导老师在初一学生中挑选信息学苗子,组建信息学团队,五年如一日地进行培训。广州市第二中学校长张先龙表示:“为了让有专长的孩子得到合适的个性化培养,学校尽可能配备不同学生发展所需要的教育教学设备以及老师。如果老师不够,我们就与高校合作,聘请校外导师,包括把家长请进学校,尽可能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