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6月23日,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江门市四套班子成员、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负责人重温入党誓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2月23日,在省委的统一部署下,江门市全面启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3月1日,江门市召开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精神和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精神,对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行动员部署。江门市委书记林应武强调,要牢牢把握目标要求,聚焦重点任务,高质量高标准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要按照总书记、党中央的部署,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目标要求贯穿始终,真正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
如今,在侨乡大地上,处处掀起了学党史、悟思想热潮。江门打造了7条红色教育线路,开展了“五个一批”等活动;“侨史侨批中的党史故事”“榕树下的讲堂”“红色流动课堂”……具有本土特色的党史学习课堂深入人心!江门还深入开展“永远跟党走”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持续做好“江山多娇 盛世如愿”等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覆盖;江门各部门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截至6月中旬,2500多件办实事事项已经完成1100多项。
在侨乡大地上,革命先烈献身精神激励着侨乡人民攻坚克难,在疫情防控、疫苗接种和黄茅海大桥建设等硬仗上,党旗在第一线高高飘扬,江门各领域各职能部门、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党组织以实际行动践行铮铮誓言。 文 / 黄文生
五邑革命先辈事迹感动后人
江门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沃土。1924年11月,中共新会支部、中共鹤山支部诞生,近百年来,五邑大地涌现出大批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烈士,留下了200多处的革命遗址遗迹。江门东湖公园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收录了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共1342名江门五邑革命烈士姓名。今年以来,江门各界在这里开展“学党史,忆英烈,传承红色基因”活动,广大党员在这里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寄托哀思,重温入党誓言,传承红色基因。
4月1日, “江山多娇 盛世如愿”江门市侨乡红色印记系列采风活动启动。人民日报、新华社等2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先后深入东湖公园英雄山革命烈士陵园、新会区林锵云故居、江海区中共四邑地委、中共五邑地委驻地旧址、开平市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谢创故居、台山市林基路烈士系列纪念馆等地缅怀先辈事迹。系列活动将持续至今年10月,共有“缅怀先烈英魂”“感受发展成果”“服务民生实事”等主题,江门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冀为记者代表授旗。
在新会区罗坑镇林锵云故居,记者了解到,林锵云参加过香港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南顺工委委员、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珠江纵队司令员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副政委等职。新中国成立后,林锵云担任过第一任省总工会主席、省委常委、副省长等职,他为人清廉正直。在战争年代,林锵云总是以普通士兵的姿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在工会工作期间,夫妇俩住在办公室旁边的一间10多平方米小房间,逝世后没有留下一点财产。
“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共产党员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不朽诗篇。在开平百合镇的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馆,周文雍、陈铁军“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感动无数人。
周文雍是开平人,广州工人运动优秀领袖。陈铁军祖籍台山,受党的派遣,给周文雍当助手,组织工人秘密武装。他们以夫妻名义筹备广州起义,遭到失败,同时被捕。在共同进行革命斗争中,他们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刑场上,他们向群众作了最后一次充满豪情的演讲:“同胞们,当我们就要把自己的青春和生命献给党的时候,我们要举行婚礼了。让反动派的枪声来作为我们结婚的礼炮吧!”
走进台山市都斛镇大纲村,村中央是一个可容纳200多人的“初心大讲堂”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大纲村是革命烈士林基路的家乡。林基路从小有着远大抱负,从台山、广州再到日本留学,始终坚持革命理想和信念。1938年2月,林基路受中共中央委派,到新疆工作,做了大量工作,深受人民爱戴。后与陈潭秋、毛泽民一起,惨遭反动军阀盛世才杀害。
记者了解到,目前,江门正在擦亮一批红色文化名片、出版一批党史普及读物、推出一批党史精品课程、组织一批党史宣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动起来、热起来、活起来、实起来、干起来,取得阶段性成效。
江门推出了7条红色线路,这些线路成为各界群众及港澳乡亲追寻红色足迹的热点。澳门鹤山同乡会、澳门鹤山青年会70多名澳门鹤山乡亲,来到江门鹤山市雅瑶镇宋氏大宗祠、宅梧镇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余氏宗祠)、古劳镇茶山红星村,认真了解各红色遗址点的英雄事迹,体验了一场振奋人心的红色之旅。“通过追寻红色足迹,我们对家乡的革命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们希望更多澳门青年回到家乡鹤山,通过追寻红色足迹,缅怀革命先烈,弘扬民族精神。”澳门鹤山同乡会会长陈少清说。
黄茅海跨海通道一线
“党员突击队”昼夜奋战
在江门建设大湾区重点工程里,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处处有党员先锋队身影。日前,黄茅海跨海通道项目控制性工程、世界最大三塔公路斜拉桥黄茅海大桥桩基全部完成。102根桩基施工仅用时145天,再次体现了工程基础施工的“黄茅海速度”。
为保证大直径钻孔桩顺利施工,保时保质推进主墩建设,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成立了“党员突击队”,党员们带领施工人员奋战一线,全面把控钻进过程中的泥浆指标、地质情况,每日24小时跟班作业,保证每2个小时得到一次最新数据记录。目前,黄茅海跨海通道建设正全线推进,项目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将与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南沙大桥、虎门大桥,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
7100多名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挺身而出
五邑革命先辈事迹激励后人!在革命先辈精神感召下,江门在疫情防范当中,处处都有党员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身影。6月7日至9日,江门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江门市蓬江区、江海区、新会区、鹤山市大规模核酸检测累计采样280余万人。高考、疫苗接种、“外防输入、内防传播”等几场硬仗同时进行,考验着江门市动员力、组织力、执行力。
江门市领导林应武、吴晓晖、赖燕芬、乔雷分别深入采样点检查核酸检测工作,江门三区一市党政主要领导下沉一线部署、指导工作,医护人员闻令而动、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市民群众积极响应、社会各界送上爱心。6月7日18时至20时,短短2个小时,来自77个市直机关党组织的2400多名党员志愿者便已集结完毕,高温之下、深夜之中的核酸检测点,一名名共产党员挺身而出,一个个党支部冲锋在前,一面面鲜红党旗高高飘扬。截至6月9日18时,共有77个市直机关党组织,3500余名党员志愿者支援82个街道社区开展核酸检测。
与此同时,江门市各地青年义工志愿者、社会志愿者纷纷加入,截至6月10日凌晨,江门市7100多名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社会志愿者不分昼夜,志愿服务时数超8.4万小时。
蓬江区好景社区检测点肩负着该社区及相邻东风社区的采样工作。两个社区加起来有近6500户居民,其中,还有6个开放式小区和4条自然村,人流量大,租住人员多。得知社区人手不足,江门市城管局在30分钟内,成立了一支城管“党员突击队”,驰援核酸检测一线。突击队共有33名队员,首批11名队员在半小时内就到岗了。接近晚上12点,人流依然不减。城管党员突击队队员从信息登记,到秩序维护,再到宣传指引,当晚,好景社区核酸检测点完成采样6300多人次。
还有不少退休党员,他们也奔赴抗疫战场。在江海区蓬苑社区,65岁的老党员林伯响应社区号召加入了志愿者队伍,下午6点就来到检测现场参加培训,连续5个多小时在现场指引群众,一连三天,他坚持在抗疫一线,“都是为了大家,辛苦一点没关系。”林伯说。
【学党史 悟思想】
“榕树效应”在侨乡生根发芽
目前,江门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率先学习谋划、率先动员部署、率先宣传策划、率先用好活化、领导率先垂范;举行“党史学霸”PK赛、开设“流动党史微课堂”、举办“党史青(少)年说”微演说、编印“党史掌中宝”微图书、开展“你的心愿我来实现”微心愿活动。而许多独具特色的党史学习课堂为人津津乐道。
在新会,有一处“小鸟天堂”。1933年,巴金先生写下了散文《鸟的天堂》——一株大榕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目前,新会区开展“榕树下的课堂”,邀请先进人物、老党员等加入讲师团,在榕树下把党史党课传递给基层广大党员群众。新会区学党史“榕树效应”一步步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日前,记者来到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新建村,该镇几十名党员干部在中和公园的大榕树下,开展“榕树下的讲堂”之“学党史 铸党魂 温誓词 践初心”活动。现场,不少路过村民驻足聆听。如今,不但在新会,“榕树下的课堂”正在侨乡江门各地展开。在开平龙胜镇,几乎全部自然村都栽有大榕树,有的甚至有百年的树龄,榕树下是村中老人乘凉、青年议事的聚集地。目前,龙胜镇组织了“榕树下的党史课”宣讲团,他们进村下乡,把优质的党史课程送到群众家门口。
江门侨乡各地纷纷以创新形式开展党史教育活动。鹤山市古劳镇现存着珠三角最大一片水乡,鹤山市把“红色讲堂”搬到古劳水乡景区游船上,在水乡船上讲党课忆初心。3月24日,该市军烈属代表游览古劳水乡景区,为党员干部和游客群众讲授第一堂“水上党课”,助推党史学习教育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人心。
台山市正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该市因地制宜建设新课堂:行驶在海上的红色流动课堂——“党旗号”,打造“台山模式”。记者了解到,在江门台山市川岛镇山咀码头有两艘“红色客船”。这两艘“红色客船”来往于川岛镇山咀码头与上川岛,通过视频、讲解员解说、二维码等,与乘客们分享党史故事。
在江门恩平市,“红色公交”成为当地流动红色文化阵地。该市4辆公交车的外观喷绘上红色文化元素,车身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等红色字样格外醒目,公交车内广告栏、手拉环等位置设置了“学党史 颂党恩 跟党走”等红色文化宣传标语。
【办实事 开新局】
“南粤家政”带动10751人就业
目前,江门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省率先谋划推进“百件实事庆建党百年”——“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江门全市各级部门、三区四市总共提出了2500多件办实事事项,至记者发稿时,已经完成了1100多项。
这些项目包括构建宜居城乡环境,抓好基本民生保障,推进平安江门建设等。在推进平安江门建设方面,将建设城市智慧停车平台,新增5800个汽车停车泊位、8000个摩托车停车泊位;推进在开春、中开高速、江门大道沿线建设完善声屏障等。在提高教文卫体质量方面,江门市将建成不少于100个市、县级农村阅读馆,提供32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增各阶段优质学位超15000个。另外,江门市将加快“南粤家政”产业学院建设,开展家政服务类培训5000人次以上,直接带动就业创业1万人次以上。
记者了解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生动实践,江门市加快“南粤家政”工程建设。今年4月,全省首个家政产业园——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园顺利完成升级改造,正式宣告“开园”。目前,产业园已审批入驻30家家政服务企业。
如今,江门市民可以在园内轻易找到各类所需的家政服务,包括月嫂、保姆、钟点工、护工等。入驻产业园的家政机构除了传统的“顾问”模式,还有依托“互联网+”的“超市”模式,更有多对一的“精准匹配”模式,让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不同喜好的客户都能在产业园内找到合适的家政服务。
今年6月,“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之一的江门高标准建设的“南粤家政”(江门)产业学院投入运营。该学院面向现代型、专业型、复合型等新型中高端人才和师资培养,推动家政产业优化和发展体系研究。
与此同时,江门市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南粤家政社区行活动,组织干部职工和家政服务企业深入一线、深入社区,更好地服务民生和促进就业。据了解,在各级部门推动下,江门市家政服务类企业发展到276家,带动了10751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