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仪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少年家事审判庭庭长、三级高级法官。200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荣立个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2次),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我最喜爱的好法官”、全国模范法官、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南粤楷模等国家、省、市级荣誉30余项。
1996年,我从中山大学法律系本科毕业后,就进入法院,开始从事少年案件审判工作,一干就是25年。少年审判是刑事审判工作中一个极其特殊的领域,情、理、法的碰撞尤为激烈,一个案件牵动的是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几代人的幸福和未来。
比如,在审理被告人小胡(化名)涉嫌抢劫杀人、盗窃一案时,小胡辩称实际年龄与指控不符,差了一个月,若属实则其盗窃时未满18周岁,可从轻处罚。我为此奔波千里来到贵州,核实了这一细节。
对每一个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证据,我都会“较真”,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也正因如此,25年来所办理的5200多个案件,无一重审、无一抗诉、无一投诉、无一超审限。
审判台上,我是公正的法官;审判台下,我希望用爱托起那些受伤的羽翼。我坚信,犯罪的少年一旦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良知的觉醒,必然会像雨露滋润的久旱禾苗,重新绽放出骄人的花朵。
挽救一个孩子,就是挽救一个家庭;挽救一个家庭,就会为社会和谐注入一份稳定因素。如果用我的一些时间,就能给这些犯错的孩子带去更多的温暖,帮助他们回归正途,这实在是太值了。
多年来,我定期和他们见面,通信、电话联系超过1000次。现在还和20多名失足少年,还有他们的家人保持着长期联系。我帮教过的孩子当中,有30多人考上大学,300多人顺利完成初中、高中学业,还有更多的孩子通过职业培训,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这是我过去25年里最大的快乐,也是我坚定初心、不懈奋斗的动力源泉。25年来,我乐此不疲尽力打造了一个个“金不换”,为一个个失足少年指引了方向,收获了很多感激的泪水,见证了很多重生的幸福。对孩子们的帮助,让我获得了许多荣誉,但在我的心目中,最高的荣誉莫过于孩子们叫的那一声:“法官妈妈”!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通讯员彭勇
愿做“铺路石” 铺就幸福路
我将继续“用心、用情、用力”做事,就像一颗小小的“铺路石”,铺起老百姓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潘映珊
我是一名基层工作者,长期在一线工作,最能迫切了解群众的所急所需所盼。我之前在社区担任党支部书记时,社区是“协商议事社区”试点,我带领团队探索建立了具有珠村南社区特色的“三位一体”社区协商议事制度。通过沟通平台,让社区热点、难点问题得以解决、依法依规化解社区矛盾和纠纷。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冲锋在前,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我义无反顾投入到抗击疫情中。去年疫情期间,我放弃了回爱人老家过春节的计划,立即改机票返回单位,从在办公室录入资料再到封闭辖区、设置疫情监控登记点,并主动向领导提出到最前线开展工作。今年5月底,辖区迎来了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我克服脚伤和过敏反应,一边做好宣传,一边做好防控,直到两天两晚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顺利完成。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
在孩子中传承 党的精神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接续奋斗!
杨伟文
自师范学校毕业后,我放弃了在城市小学工作的机会,申请回到海珠区新滘镇的土华小学任教。在村小的日子里,作为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我曾挨家挨户做家访,自掏腰包策划少先队活动,带学生外出参加夏令营活动。
伴随着少先队员的成长,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在1995年向学校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1999年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希望通过我的工作,学生们能从小培养爱党爱国意识,建立与党组织的情感纽带,在少先队教育中传承党的精神血脉。
2006年,我正式担任海珠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我们自称“海少人”,工作项目先后多次获得全国和省、市奖项。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直是我的使命担当,我将继续奋斗,为孩子们搭建幸福快乐的阳光校园。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龙锟 实习生冯格格
为民调解纠纷 竭力息诉止争
作为律师,进社区,下基层,调解纠纷,息诉止争,为法治中国、法治广东、法治广州作出自己的贡献。
黄山
我从2002年取得执业律师资格至今已经执业19年了,脚踏实地,扎根基层,是我职业生涯的“通关秘籍”。二十年如一日深耕基层,我先后参与了潭村、沥滘村、大坦沙岛、员村、火村、大同村等三十多个城市更新项目,竭力为村民排忧解难,调解纠纷,息诉止争,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打通基层“最后一公里”。
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我积极加入广州市律师行业抗疫党员突击队,并第一时间带领律所党支部向多个基层社区捐赠口罩、酒精等抗疫用品和消暑饮料,参与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从早晨工作到次日凌晨,日晒雨淋,无怨无悔,全力以赴为广州抗疫加油。
作为广州律协会长,我将和18000多名广州律师一起,全力以赴,用法律为经济建设赋能,努力为将广州建成法律服务业强市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