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增城区永宁街南香山社区党支部书记。因为疫情防控期间,我总是拿着大喇叭,戴着一顶草帽战斗在一线,所以有些群众老说我是“草帽书记”。
我是红土地农民的儿子,由于祖祖辈辈都是农民,我的爸爸和爷爷都戴着草帽。能深入群众,我靠的就是这顶草帽。头上的草帽时刻提醒我,要带着为民服务的情怀,秉承换位思考的原则,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我认为,戴草帽就体现了这种情怀,我们党员不就是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吗?初心就是我们的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本。
我做这些,不为什么,就是希望解决他们的烦心事、糟心事。单单靠汇报和传达是不行的,作为社区第一书记,我必须要深入群众,走近群众,站在群众角度思考问题,倾听群众的真实声音。
6月初,增城区开展的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中,面对永宁街南香山社区人口基数大、人口分布集中等难题,我们基层党组织迎难而上,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共同商议制定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谋划最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我们走进社区,跟物业、志愿者对接,分析设点的合理性,做到“对症下药”,最大程度优化核酸采样点的设置、缩短群众做核酸采样的时间,确保工作安全有序开展。
因为,只有把问题先理清,把工作先做细,才能把这件大事很好地完成。
基层的事情杂而多,不管是疫情防控还是创文创卫、消防整治、垃圾分类,要做好这些工作,“实”字当先。我还会继续戴着我的草帽到一线,把一件件工作都做实做细做好。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静
通讯员袁展鹏、张雅玲、陈剑婷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高鹤涛 通讯员增宣
王永光 从化某隔离酒店天河专班副班长
隔离不隔爱 老小齐关怀
我是从化某隔离酒店天河专班副班长,自6月7日入驻以来,兢兢业业做好疫情防控服务保障工作。疫情发生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就报了名。进场那天,我印象特别深刻,当天接收来自荔湾区的124名隔离人员,我们整整干了两个通宵,全面摸查相关情况。
住在这个隔离酒店的隔离人员,年纪最大的有90岁,最小的8个月,还有30个70岁以上的老人。照顾老人要很花心思,除了每天都要提醒做健康体检等必要工作,还要花很多心思关爱隔离人员。比如,给老人手机上发点小视频、健康提醒等。而对于年纪最小的婴儿,我们也细心照顾,奶粉喝完了也要及时帮忙购买补上,做到隔离不隔关爱。这些看似是小事,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大事,让老人小孩安心隔离,避免恐慌,其重要性不容忽视。
大家一天平均工作17个小时,但没有人叫苦叫累。“事关重大,不敢言累。”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何瑞琪
梁远威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办事处四级调研员
没有卫生间 老板齐帮忙
5月30日石井街接到全员核酸检测的命令,街道上下全体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发出“请战令”去到一线支援,我申请去了石井社区。核酸检测当天,天气从烈日当空到刮风下雨,核酸检测时间紧、人数多、任务重,我喊得嗓子都哑了。
我发现石井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升平文化广场没有卫生间,马上去和采样点周边商铺老板沟通。暖心的一幕出现了,商铺老板们不仅大力支持免费提供卫生间,还为工作人员送来充电宝、提供空调开放的休息室。
到第二天凌晨1点多,最终高效高质完成石井社区全员核酸检测任务。我坐下来歇歇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听话”的“老胳膊老腿”的又痛了起来。回去吃点降压药、止痛药,睡一觉应该就好了,明天还要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去继续奋战。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汤南 通讯员杨娟
林立 市委派驻冲口街道工作队长,广州市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红马甲”一出 群众安心了
6月5日,我们着手协调冲口街道10个社区的核酸检测。那天晚上,在罗涌社区临时加开了采样点,我们赶到现场时,志愿者和医护人员尚未全部到位,一眼望去满满都是焦急等待的群众。我和队员们赶紧再次穿上工作队的红马甲,组织排队维持秩序。当我们开始行动时,明显能感觉到,“红马甲”一出,街坊们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
群众的事情无小事。有居民生活物资短缺、有独居老人需要补充用药、有高考学生考后因封控无法回家,我们一一协调解决。有居民反映,自己的医保定点医院在封控区外,无法前往就医。这正是我的本职工作,此前对参保人可能受疫情影响面临的新问题我们也有所预判,我立刻将这些信息反馈到工作单位。同事们快速响应,在24小时内制定了疫情期间就医的医保相关指引并予以实施。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周洁莹、通讯员穗医保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