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1956年8月入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高级技术顾问、风云二号卫星工程总设计师、北斗二号卫星工程和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专项高级顾问、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先后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改革先锋奖章、共和国勋章。
1956年8月,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8年,我从苏联儒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飞机设计专业毕业。归国后,我一心想的是,如何为中国航空事业多做贡献。
回想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放弃了正处于巅峰的科研事业,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他常说:“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凭着这份信念,钱学森带领中国航天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攻破一系列重大技术难关,实现了“两弹一星”的伟大壮举。国家需要、我就去做,这是航天人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
我始终认为,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提供了平台,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成就了我。几十年来,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国为重的核心价值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航天事业发展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奠定了我国航天大国的历史地位。
历史和现实充分证明,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唯有创新才能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为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和占领技术制高点提供核心驱动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航天强国的宏伟目标,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航天人需要实现航天梦,以航天梦为我们国家实现中国梦做贡献。发展航天事业的目的在于服务经济建设、国家发展,最终要造福老百姓,这就是全体航天人的中国梦。我们的卫星除了“上天”外,更需要“落地”,需要跟国家建设更好地结合起来,发挥更大效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第65年。可以为国家的发展、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我感到非常愉悦。
几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航天事业汇聚和培育了优秀的人才队伍,我们要肩负起富国强军和建设航天强国的神圣使命,锐意进取、艰苦奋斗,才能如期实现到2030年使我国跻身世界航天强国行列、到2045年推动我国全面建成世界航天强国的战略目标。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朱孝峰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实验研究部党总支书记、实验研究部主任、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奋斗,为我国肿瘤医学科技自立自强
我是1997年4月30日入党的。我毕业后留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肿瘤研究所工作,当时的科研条件非常有限,但老师们兢兢业业、只争朝夕的忘我工作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促使我像他们一样加入党组织。
2001年,当时的中心主任找我谈话,他说:“作为党员,要有更多责任感、紧迫感,要有大局观,只有将科研平台软硬件打造好,才能将人才引得进、留得住,为我国肿瘤事业做出更大贡献。”那席话时常在我耳边浮现。2002年8月我们实验室建成后,陆续培养与引进了一大批国家高层次人才,同时在基础科研的带动下,中心临床研究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同时,科研水平越往上走,我们面临的竞争、挑战就越大,我们将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努力奋斗,为我国肿瘤医学科技自立自强做出更大贡献。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陈鋆、赵现廷
陈捷凯 中国科学院再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全力奔跑,不为青春留遗憾
2008年,我成为预备党员,那年发生了许多事情:汶川地震、北京奥运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全国人民团结一心的努力下,祖国渡过了难关,迎来了奥运盛事。然而,在科研领域,面对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那时的我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却缺乏信心。在一个国际会议上,一位美国科学院院士问:“你们做干细胞研究干什么?”正是在那一刻,我下定决心,不管差距多大、前景如何,全力奔跑,不为青春留遗憾。十几年来,中国各个领域都在飞速发展,中国干细胞研究已处于世界第一方队,部分方向还处于领跑地位,我也有幸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就科技创新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让我深受鼓舞,又深感责任重大。现在我国在生物学基础理论和生物医药的前沿阵地上,还有很多需要努力和创新的地方,我个人的能力有限,但一定会发挥党员作用,为祖国和人民多做奉献!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韩冬雪 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
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是23年前入党的。我的外公和父亲都是人民教师,他们也都是共产党员;上大学后,我看到身边的党员同学品学兼优,希望自己也能成为像他们一样的人。在党和人民的培养下,我成长为一名广东省“双带头人(党建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党支部书记。我欣喜地看到,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国家变得越来越富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2017年,我跟随科研团队一同加入广州大学,作为高校教师、科研工作者,我时刻不忘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把立德树人、科研攻坚的“广大精神”刻入灵魂深处。
创新之基唯在人,创新之魂靠科技,高等教育发展应更着力于“育人培智”。要努力带好科研队伍,打造一批高素质、能力强、有远见的创新人才,致力于原始科学创新的同时,努力解决“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把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林霞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