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白志标
93比75,在近日于苏州举行的CUBA总决赛中,全场占优的清华大学队战胜北京大学队,如愿卫冕。赛后出席新闻发布会的清华大学队主教练陈磊兴致很高,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队能夺冠表明这些大学生篮球队员正以出人意料的速度成长。事实上,在陈磊看来,不仅清华大学队,整个CUBA的队伍都是如此。陈磊甚至强调:“今年应该是CBA的一个选秀大年,而且这批大学生球员的整体水平比往届要更高。”
CUBA实现跨越式变化
随着CUBA总决赛落幕,外界再一次将视线聚焦到学生球员的未来发展上,特别是有多少球员会参加下赛季CBA选秀,格外引人注目。陈磊说:“上届大学生球员参加CBA选秀,不论是选秀人数还是质量都是不错的,其中有些球员已经可以在CBA打上主力轮换甚至担任主力,这从客观上说明,我们的大学生联赛变得越来越好。”
应该说,这种变化从某种程度上是跨越式的。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大学篮球和职业篮球的联系并不紧密,虽然也有学生球员进入专业队和职业队,但也只是个别现象。正如目前运营CUBA的阿里体育副总裁黄春翔所言,尽管CUBA已经举办了23届了,但严格来说还只能称得上是个“小学生”,过去一直与CBA脱轨,更与国家队无关。
如今,作为校园篮球最高水平代表的CUBA正不断突破,尤其是与职业篮球和国家队大踏步对接。CBA选秀元年,仅有20名球员报名参选,学生球员只有来自西北工业大学的方君磊,尽管成为选秀状元,但他最终只在职业联赛出场一次,留下了2分、1次助攻的尴尬数据。时隔5年,在64名选秀球员当中,最终有19名球员被12家俱乐部选中,创造了CBA历届选秀获选人数的新纪录,而选秀球员中有23人出自CUBA,被选中的球员中有12人出自校园篮球队。
“我觉得他们(此前的选秀球员)是我们的榜样。”清华男篮后卫、获得决赛MVP的王岚嵚说,“他们在用行动告诉我们,如果我们未来想要进入职业联赛,需要在大学里面去提升哪方面的能力。陈磊指导也会以他的亲身经历去指导我们、激励我们往更高的层次发起冲击。”
事实上,就在CUBA决赛之夜,中国男篮也在进行亚洲杯预选赛,小组赛最后一场和中国台北男篮的比赛,来自北京大学的王少杰、祝铭震都进入了比赛名单,虽然表现一般,但都完成了从校园篮球到职业篮球再到国家队的跨越。
“校园篮球的各个方面都在变好。”陈磊说:“不论是人才引进、训练水平、相关保障,还是竞赛平台的搭建,都在不断地提升。包括清华大学在内,很多高校都在想办法保持水平和提升水平,所以我们看到,现在大学篮球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以后从大学进入职业联赛赛场的学生运动员的能力肯定也会越来越高。”
运营方式“破圈”功不可没
CUBA这些变化无疑离不开运营方式的改变。此次在苏州举行的CUBA巅峰四强赛乃至最后的总决赛,是CUBA第一次在这个阶段走出校园,在社会场馆以公开售票的方式进行比赛。黄春翔介绍说,自从三年前阿里体育开始运营CUBA以来就一直寻求各种“破圈”,“CUBA不仅是大学生的比赛,更应该是一种社会现象,走出校园是必然的,球员不仅是学生们的明星,更是所有青少年的明星。因此我们今年首先让CUBA全明星赛在重庆走进社会场馆,通过娱乐、公益等活动实现‘破圈’,效果非常好。”
“这是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竞赛部副部长赵兴表示,“以往我们都是把赛事封闭在校园内,现在我们觉得应该走出来,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关注校园篮球、学校体育,这样也会促进项目的发展和进步,通过大学生球员的榜样作用,让更多中小学生加入篮球运动中来。”
黄春翔还特意介绍,今年的CUBA最值得提及的是比赛带动了各参赛大学校友会的热情,校友会不仅为球员学弟加油,也成了校友们联谊的平台。他说,清华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的校友都组织了几百人的观赛团购票观赛,这其实就是校园篮球文化发展进步的一个方面。根据黄春翔提供的数据,2020~2021赛季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一级联赛)总观看人数达到5684万人次,“我们期待未来可以将CUBA打造成NCAA和日本甲子园那样的赛事,为大学生球员打造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