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9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辞世 致力于将优秀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书销中外百余本 诗译英法唯一人

许渊冲
许渊养成读报翻译的习惯。

  2021年6月17日

  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京逝世

  享年100岁

  炮火中他求学于西南联大

  留学于法国巴黎

  在新中国成立后毅然回国

  投身于国家建设教书育人

  从事文学翻译几十年间

  出版中英法文翻译著作180多本

  是首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

  “北极光”的亚洲翻译家

  他坚持文学翻译应实现

  “意美、音美和形美”

  将“创造美”视为毕生追求

  2018年8月,在北大一处小屋中

  记者拜访了许渊冲

  聆听他讲述了翻译的那些事儿……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肖欢欢、程依伦

  忆甜:百岁高龄尤爱喝冰糖雪梨水

  许渊冲曾说,自己的作息非常不规律,累了就睡,醒了就翻译。夜深人静时,他会工作到凌晨三四点。记者问许渊冲,天天熬夜,搜肠刮肚,是否觉得辛苦?许渊冲哈哈大笑。“怎么会辛苦?翻译是和作者的灵魂交流,有时突然灵光闪现,涌现出一个好词来,浑身每个毛孔都感到舒畅。这是一个创造美的过程,很兴奋,不会闷和辛苦。”

  照顾许渊冲的保姆小芳告诉记者,许老像一个老顽童,喜欢吃甜食,比如奶油蛋糕、芝麻糊,以及口味重的食物,还喜欢吃方便面,尤其爱喝冰糖雪梨水。在记者采访期间,许老好几次拿起桌子上的冰糖雪梨水,用吸管咕咚咕咚大口喝。小芳赶紧提醒他,“医生说你要少吃甜食”,许老哈哈一笑:“我在饮食上就这点爱好了,戒了还有什么乐趣?”

  为何爱喝冰糖雪梨水?当中还有段故事。约在上世纪60年代,能喝上冰糖雪梨水非常不易。新婚不久的许渊冲夫妇经常步行很远,到处找雪梨做冰糖雪梨水喝。近60年的相濡以沫,冰糖雪梨水成了夫妻之间最甜蜜的回忆。2018年,老伴先他而去,再也没有人为许渊冲做冰糖雪梨水。每次喝起冰糖雪梨水,他都忍不住想起自己的妻子。

  自信:“我的成就不比杨振宁差”

  许渊冲将自己的人生总结为:“50年代教英法,80年代译唐宋,90年代传风骚,21世纪攀顶峰”。

  1987年,许渊冲英译《李白诗选一百首》出版,钱钟书的评价是,要是李白活到当世,也懂英文,必和许渊冲是知己。1994年,他的《中国不朽诗三百首》在英国企鹅图书公司出版,是该社出版的第一本中国人的译作,顾毓琇先生赞扬此书“历代诗词曲译成英文,且能押韵自然,功力过人,实为有史以来第一”。许渊冲的译文在国外也获得认可,1999年,他的中译法《中国古诗词三百首》被诺贝尔文学奖评委称作“伟大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样本”。英译《楚辞》被美国学者誉为“英美文学领域的一座高峰”,英译《西厢记》被评为可与《罗密欧与朱丽叶》媲美。

  “自豪使人进步,自卑使人退步”——许渊冲家里高挂着这样的条幅。“我们要有点外国人的那股狂劲。我的翻译最好,为什么要扭扭捏捏。”许老爽朗大笑。

  “音美、形美、意美”,这是许渊冲在翻译界提出的“三美论”。主张翻译应忠实原文的学者指责他的译文与原文意思不符。许渊冲我行我素,“人家做不到,我可以做到,这算狂吗?这是自信,不叫狂。”许渊冲的“狂”也体现在他的名片上。名片上写着“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全世界能把中文翻译成英文、法文,再把法文翻译成中文,并且出100多本书,我是第一人,60年过去了,我还是第一人。”

  1957年,同学杨振宁得了诺贝尔奖,许渊冲觉得自己不能落后。“我当时37岁,杨振宁当时得了诺贝尔奖,我当时有4本译作,在翻译领域取得的成就和他取得诺贝尔奖是对等的。我并不比杨振宁差。”他笑着说。

  担当:翻译家应让中国文化之美成为世界之美

  彼时近百岁高龄的许渊冲依旧笔耕不辍,每天保持1000字的工作量。“如果白天见了客人,耽误了两个小时,今天夜里我就要补回来。否则,这翻译任务就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完成了。我要活到100岁,把莎翁全集翻译完。”然而,这个“小目标”却中途搁置了,因为他遇到不喜欢的剧本,“莎士比亚有缺点,并不是完美的。”他说,夜深人静,进入翻译的世界是最快乐的时光。“我每天如果不拿起笔翻译一些东西,就感觉少了些什么,连吃饭都没有味道。翻译就是我的命根子。”

  许渊冲表示,在翻译领域,中国的水平完全不比英美差,甚至高于英美,我们必须有这个自信。“北极光奖颁给我,是对中国文化的肯定,是对中国翻译水平的肯定,也是对我翻译理论的肯定。”

  在他看来,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关键是翻译,翻译正确,打破文化隔阂,让外国人看到我们真正好的东西。“应该让我们中国文化之美,也成为世界之美,我们翻译家完全有条件做一些事情来推动。”在今年举办的“许渊冲先生翻译思想与成就研讨会”上,许渊冲说:“在座诸位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九零后》导演徐蓓追忆许渊冲:

  他的狂和坚持是真实表现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程依伦)“在我心里,他是可以永远活下去的人。突然,许渊冲先生就走了,原来他也会离去……”6月17日,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许渊冲先生去世,徐蓓在朋友圈中写下这段话。

  电影纪录片《九零后》、纪录片《西南联大》导演徐蓓,曾两度采访、拍摄许渊冲,镜头下的许渊冲真实可爱:他毫不掩饰地夸自己,“(西南联大)理科有杨振宁,工科有王希季,文科有我”;他也会吐槽老师的授课方式,抖出同学的趣事。“他的狂和坚持,都是一种真实的表现。他的身上有一种非常珍贵的孩子气。”徐蓓说。在《九零后》上映前夕,广州日报记者专访了徐蓓,重新认识了有孩子气的许渊冲。

  他非常善于自我肯定

  2017年,在许渊冲家中,徐蓓第一次采访到许渊冲。当时许渊冲和妻子生活在北大畅春园的一个老旧小区里,家中最大的“物件儿”便是成堆成叠的书籍、日记、手稿等。

  采访尚未开始,许渊冲便问:“你们这个采访要怎么进行呢?”徐蓓乐了,“您就说您认为最重要的内容吧。”许渊冲听罢嗓门大了一倍,“我觉得最重要的内容啊,那就是翻译啊!”随后他介绍自己是“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

  “有人说许老很狂,但是在我看来,其实这也是许老善于自我肯定和自我鼓励,这种精神在中国人身上很少见。比如他会说‘许渊冲的翻译最好最棒的’……到了后面,大家都由衷地觉得老爷子太可爱了,就是一个很真实、人见人爱的人。”徐蓓笑着说。

  徐蓓第二次去许渊冲家拍摄时提出请求:希望拍摄许渊冲像往常一样在未名湖边散步。“他需要扶着两根拐杖才能够行走,如果是其他老人可能会拒绝,但他非常听话,坐着他经常去学校时坐的那辆电瓶车的后座,带我们去到湖边。”拍摄几十分钟后,许渊冲开始嘟囔:“我要回去看报了,你们应该去拍我翻译的画面。”在徐蓓看来,“他不会掩饰什么,而是主动往外发散他的能量和想法,甚至有些直来直去。”

  他此生唯一的工作是翻译

  “老爷子非常高产,他的作品质量也很高。即便是2019年我们再去采访他时,依然可以看见他非常认真地翻译王尔德的作品,字斟句酌,把脸无限贴近电脑屏幕。”徐蓓透露,从2017年到2019年间,许渊冲家里发生了变故——老伴照君去世。之后许渊冲的睡眠有些不规律,常常整晚翻译、写作、看书。“但是他的习惯是一样的,就是每天早上起来,打开电脑,开始工作。他此生唯一的工作就是翻译。”徐蓓感慨说。

  林徽因的《别丢掉》是许渊冲翻译的第一首诗,“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现在流水似的,轻轻,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叹息似的渺茫,你仍要保存着那真!” 许渊冲把那份真保留到最后一刻。

 
     标题导航
百岁翻译家许渊冲辞世 致力于将优秀的中国文化推向世界~~~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权威发布
   第A3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小夏“记”疫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众志成城
   第A13版:区街·国际
   第A14版:文娱·每日闲情
   第A15版:政令法规
   第A16版:政令法规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ZSA13版:中山新闻
书销中外百余本 诗译英法唯一人
公益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