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州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旬“好读者” 读出广州美

市民在广州图书馆阅读。(资料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 摄
    康幼之(资料图)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 摄
    2020广州马拉松赛选手经过广报中心路段。(资料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摄
扫码看康幼之阅读幸福生活

  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广州幸福物语 9

  自2017年起,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每年评选出10名热爱阅读、热爱图书馆的市民,向他们颁发“好读者”证书。去年,获得了“2021年度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好读者”称号的康幼之,不由得感慨:“广州图书馆最贴心,最能留住人。”

  本期幸福“物”语聚焦的正是这本“好读者”证书。小小证书背后,是广州持续发力建设“图书馆之城”。据记者了解,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全市平均约每5.2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注册读者量首次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三五”期间,广州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持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一个物件

  “好读者”证书

  2021年4月18日,广州图书馆举行“第六届广州读书月”发布会,会上宣布,经过全市公共图书馆的评选,共有10位读者获得“广州市公共图书馆2021年度‘好读者’”称号。

  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有70多岁,既有学生,也有教师、企业职工、自由职业者、退休人员等。4岁的王舒啸小朋友是广州图书馆的忠实粉丝,从小就跟着妈妈来“泡馆”,2020年他的借阅证上,总共有290册绘本等书籍的借阅记录。

  获奖者中年龄最大的是73岁的康幼之,除了经常借阅图书,康阿姨常年坚持参加广州图书馆的雅村文化空间、羊城学堂讲座等活动。在颁奖现场,康阿姨开心地说:“经常来图书馆,可以延缓衰老……那么多年轻人都来图书馆,我们老年人也不能落后!”

  据悉,广州市公共图书馆“好读者”评选活动自2017年开始,已连续举办五届,每年均有大量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阶段的读者报名。

  “好读者”证书的背后,是广州公共图书馆的繁荣发展——“十三五”期间全市公共图书馆累计接待读者1.01亿人次、外借纸质图书1.34亿册(件),其中广州图书馆连续6年、广州少年儿童图书馆连续4年主要服务指标居全国同类图书馆首位,跻身世界公共图书馆前列。

  一位人物

  爱读书的康阿姨:第一次来广州图书馆就爱上了这里

  对康阿姨来说,“好读者”的荣誉格外珍贵,因为这份证书是她弥补遗憾、不断拓展生命宽度、追求美好生活的见证。说到广州图书馆,尽管去过很多城市的图书馆,但康阿姨仍难掩溢美之词:“广州图书馆最贴心,最能留住人。”

  康阿姨和广州图书馆的不解之缘还得从头说起。

  康阿姨是武汉人,早年曾因故中断学业,然而对于知识的渴求却从未停止。劳作之余,她最爱的就是看书。返回武汉后,她从事过教师、护理、财会等多种职业。但“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学习总是我的最爱。”康阿姨说。

  由于儿子大学毕业后在广州工作,2013年,康阿姨来广州帮忙带孙女。热爱文艺的康阿姨,来广州图书馆参加了一次雅村文化空间活动后,立刻就爱上了这里。

  从此,除每周来参加广图的雅村文化空间、羊城学堂讲座等活动外,康阿姨还常来借阅图书,成了图书馆里的常客。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也很热情周到地为这位“老熟人”提供服务——或帮她挪动桌椅以方便插电脑,或帮她找更安静的地方以便她更安心地写作。每每康阿姨道谢时,工作人员总是谦和地说,“图书馆的设施就是给需要的人提供的”“服务读者就是我们的工作”“为读者服务是我们应该做的”……

  让康阿姨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有一天为了帮朋友校对书稿,忙到中午一点多都没有“挪窝”,结果一位工作人员笑盈盈地走来提醒她说:“您该吃午餐了。”家人一般的关怀质朴而温暖,这种亲切感让康阿姨把图书馆视为另一个“家”。“广州图书馆为读者营造了这么舒适安静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对我们这些老年读者更是给予关怀与照顾,我怎么能不来这里努力学习哩!”

  康阿姨每周都会来图书馆好几天,双休日和周一更是会一直待到闭馆。她特别珍惜在图书馆的美好时光。“图书馆里有很多埋头学习的年轻人,我很喜欢,他们刻苦学习的劲头对我是一种促动,也激励我要珍惜所拥有的一切。我想,当他们看到一位白发老人在卖力敲着键盘或看书时,对他们可能也是另一种促动吧。”

  有时“泡”了一天出来,看到余晖下的广州图书馆格外美丽动人,她会请路人帮拍一下她和图书馆的合影,“我出去旅游只拍风景,不喜欢拍自己。但奇怪的是,我倒是喜欢在广州图书馆大门拍照。”

  康阿姨感慨说,“一个人无法主宰自己的生命长度,但是生命的宽度是可以由自己调节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尽量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尤其是精神生活,做精神生活的富有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紧迫感越强,巴不得把失去的学习时光尽量补上。只是力不从心。朋友们总劝我别太累。我自己也常告诫自己,不是奋斗的年龄了,是得悠着点了,但我就是停不住学习的脚步,乐此不疲。”

  在康阿姨看来,衡量一座城市的高下,不仅需要好的硬件设施方便居民,更要有体贴入微的公共服务,让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感到由衷的幸福。而积极向上、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氛围,会促使人不断努力、实现生命的价值,哪怕已经年过七旬,依然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一项成就

  广州文“强”体“健” 持续增强幸福感提升宜居度

  在增强市民幸福感、打造美丽宜居幸福新广州方面,文化和体育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十三五”以来,广州市持续优化公共文化设施体系,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持续推进群众文艺创作繁荣发展,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数据显示,广州现有文化企业7.44万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826家,高新技术企业1305家。各类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220多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6个、省级园区10个。新增A级景区24个、总数达到74个,现有文化旅游特色村17个、星级酒店152家、旅行社822家,旅游企业的数量和规模处于全国前列。

  “图书馆之城”建设基本完成。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全市平均约每5.2万人拥有一座图书馆(以2019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530.59万人计),提前实现每8万人一座图书馆的“十三五”规划目标。全市公共图书馆的注册读者量总计为396.79万人,注册读者率为25.92%,首次超过全市常住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三五”时期广州累计新增博物馆12家,总数达到64家(在省文物局备案),接待观众5800余万人次。全市每万人室内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到1515.78平方米,基本形成城市“10分钟文化圈”和农村“10里文化圈”。建成粤剧艺术博物馆、南汉二陵博物馆、广州纪录片研究展示中心、南越国史研究保护中心等社会民生文化设施,省级重大标志性工程“三馆合一”项目(广东美术馆、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广东文学馆)落户广州。

  此外,广州还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建设,加强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改扩建项目顺利开工。

  在体育领域,“十三五”期间广州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政府引导,调动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办体育,推动体育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世界体育名城建设。

  竞技体育实力增强。广州籍运动员共获3项奥运会冠军、113项世界赛冠军、69项亚洲赛冠军、536项全国赛冠军、1815项省赛冠军,广州竞技体育成绩继续在全国同类城市中保持前列,在全省保持绝对领先。群众体育欣欣向荣。市民健身意识普遍增强,每周参加1次及以上体育锻炼的居民人数超过960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约790万,比例达50%。

  体育赛事蓬勃发展。广州马拉松赛连续3年获评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连续6年获评中国田协金牌赛事。世界羽毛球巡回赛总决赛连续4年落户广州,承办金砖国家运动会,进一步扩大广州国际知名度。(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卜松竹、孙嘉晖)

  策划:杨清蒲、周成华、林明  执行:赵东方、余靖、汤新颖  统筹:张毓、王晨阳、夏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署名除外)

 
     标题导航
广州大力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A1版:头版
   第A2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权威发布
   第A3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权威发布
   第A4版:共同守护我们的美好家园·小夏记“疫”
   第A5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6版:要闻
   第A7版:经济
   第A8版:湾区
   第FSA7版:佛山新闻
   第SZA7版:深圳新闻
七旬“好读者” 读出广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