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用科普知识打破“疫苗犹豫”

科学大讲堂、科学之夜、科普论坛连场带来科普盛宴
小朋友们参加“恐龙丝网印刷工作坊”活动。
    小观众在观测微型海底生物。

  机长化身科普老师,引导小朋友体验开飞机;国际特展《神秘海洋》免费开放,潜入深海探索丰饶世界……5月22日晚,广东科学中心拉开2021年广州科技活动周科学之夜系列活动的序幕。1000多名观众走进广东科学中心,体验航空训练和各种科普互动项目,参观神秘海洋展,观看巨幕电影,在“上天下海”中度过了一个愉快且富含知识量的周末夜晚。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方晴 通讯员吴晶平

  到科学之夜体验“飞天逐梦,深海探奇”

  5月22日晚,广东科学中心免费专场开放国际大型沉浸式科普展览“神秘海洋”以及“低碳&新能源汽车”科普体验馆,引领观众探究海洋奥妙,体验新能源汽车高科技;IMAX 3D巨幕影院放映科普电影《海洋:蓝色星球》,激发观众爱科学、爱观察、爱探索的热情。此外,广东科学中心还联合中国电信等机构精心准备丰富的科普互动展示,包括体育健康、肠道健康、自然科学、海洋科学、航天航空、数字信息等主题科普工作坊、科普讲座、科学表演和体验活动,为观众带来打破时间限制、空间限制的综合科普盛宴。

  据悉,“科学之夜”是广州科技活动周近年推出的深受群众喜爱的品牌活动,由广州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广州科普联盟、各区科技主管单位、各科普基地等联合承办。活动打破科普场馆日间开放模式,将科普活动延伸到晚上举行,进一步丰富了广州市民的夜间文化生活。今年有超过20家科普单位举办科学之夜活动,活动内容包括观看科技电影、夜游特色科普场馆、夜观自然导赏、观测星空、夜间动植物行为观察、科普“摆摊”夜市、科学讲座和应急避险体验活动等。

  5月23日晚,广州动物园、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树木公园、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等单位也陆续举办系列丰富的科学之夜活动。

  据介绍,科技活动周期间,广东科学中心还将牵头组织广州科普联盟成员单位走入白云新市街、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海珠区昌岗中路小学,带去VR科普体验、中西医医疗保健、防震减灾、动植物、思维拓展、3D打印、航天航空等科普体验项目。

  首批航天员陈全揭秘航天员训练生活

  航天员是如何选拔和训练的?5月22日,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的陈全来到广东科学中心作客珠江科学大讲堂第84期,揭秘航天员的选拔和训练故事。

  陈全说,专职的航天员一般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进行选拔,因为空军飞行员平时的工作状态最为接近航天器的状态,当战斗机飞行员在驾驶战机做某些动作的时候,其身体承受的载荷与航天器中的载荷相接近。

  在成为了航天员后,他们还将接受一系列严格的训练,训练课程包括理论知识、体质锻炼、心理训练、航天环境适应训练、野外生存训练、人船地合练、人船箭地合练等内容。

  在文化理论方面,航天员将接受高等数学、力学基础、电工学、电子学、自动控制、英语、计算机、地理、气象、空气动力学、火箭、飞船设计原理、航天医学等近60门文化基础和航天理论课程的学习。航天员的体质训练同样严格。陈全说,当时他们接受的体质训练都是按照运动员标准来进行,包括田径、球类、体操、肌力、游泳等内容,训练量非常大。

  为了更好地适应太空环境,这些综合素质非常优秀的航天员,还将接受航天环境适应训练等挑战性极大的训练科目。其中就有利用大型离心机来增强人体对超重状态的耐受能力,以及通过飞机做抛物线飞行和利用中和浮力模拟池来进行失重状态的训练。

  科普论坛探索“科普之道”

  张周斌:疫苗接种要14天以上才会有抗体

  当疫苗没有出来的时候,人们翘首以盼;当疫苗出来后,有些人便开始犹豫,不愿意接种。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张周斌教授坦言,这不是国内独有的情况,在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将“疫苗犹豫”列为2019全球十大健康威胁之一。“所以除了推广新冠疫苗接种,我们还要做大量的科普工作和辟谣工作,澄清不靠谱的伪科普。”

  5月21日,广州市通报一例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市民们接种新冠疫苗的意愿更加强烈,当天全市接种新冠疫苗超过39万剂次,创下大规模接种工作启动以来单日最高纪录。“今天接种不是今天就有免疫力,14天以上才会有抗体。”张周斌说。

  2019年,我国颁布实施疫苗管理法,对于受种者,有知情和被告知充分的权利。同时,我国对于每一个出生的孩子,都实施免疫规划。然而,不是每一个医生都能对家长进行详尽的告知。为此,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大力开展“三个一”工程,培训科普骨干,制作科普视频,进行预防接种的执行告知和科普宣传。

  张周斌表示,去年,中心联合广州日报专业团队一起设计脚本,针对新冠疫苗接种、儿童接种等拍摄了多个科普视频,在广州疾控中心和广州日报的微信号、抖音号等平台上进行传播,取得非常好的效果。

  杜如虚:人们不必谈病毒色变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原香港中文大学精密工程研究所所长杜如虚教授表示,科学包罗万象,很难给出一张“全景图”,在演讲中他用多个故事阐述了他对科学远景、科学思想、科学理论、科学方法、科学实践和科学未来的见解。

  在他看来,科学思想就是实事求是、追根溯源和精益求精。当现代天文学创始人伽利略把望远镜对准月亮,发现月球表面并非光滑,而是有许多坑坑洼洼。而当时教会认为天体是上帝创造的完美之作,人们纷纷表示“望远镜肯定是搞错了”,让伽利略愣在原地半句话讲不出来。

  同时,科学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杜如虚认为,随着疫苗的研发普及,人类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的那一天不会太远。同时他也提到人们不必谈病毒色变。“因为人的生命是取决于病毒。人体基因中有8%是来自于病毒。”

  张誉腾:要把受众当成聪明、好奇、喜欢思考的人

  科普场馆如何科普?从事科学博物馆事业40年的原台湾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陶瓷博物馆筹建办主任张誉腾教授认为,以观众为导向的创新是科普场馆生存非常重要的关键。“不要把观众当成一批要传授知识的受众,而是首先把观众当成一批聪明、好奇、喜欢思考的人。”

  此外,科普场馆可以创造游戏的氛围,结合科学与艺术展示,引入高中生解说员等,针对不同的科学专题提供一系列展示,以“培养观众从现象里面去萃取理念和观念的能力”。最后他强调,科普工作不仅是理性的工作,也是感性的工作。科普人要投入感情的,从而感染他人跟他一起对科普事业产生热情。

 
     标题导航
~~~科学大讲堂、科学之夜、科普论坛连场带来科普盛宴
~~~
~~~
~~~——中科院第十七届公众科学日探秘
~~~公安部提醒:临水临崖弯坡路段风险高
~~~
   第A1版:头条
   第A2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要闻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经济
   第A8版:理论周刊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11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2版:创文特写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今日人物·关注
   第A15版:湾区
   第A16版:体育·阅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用科普知识打破“疫苗犹豫”
实事求是,从这里走来
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启动
看科研“国家队”有哪些宝藏?
农村地区接连发生交通事故
马兴瑞主持召开省政府常务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