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何道岚 通讯员粤宣)昨日下午,“同饮一江水 浓浓家国情”——“时代楷模”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广州珠岛会堂举行。广东省直机关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广州市和省直、中直驻粤有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代表,在穗高校大学生、港澳大学生代表等700多人现场聆听了报告会。
全省开展向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活动
上世纪60年代,为解决香港水荒,中央决定兴建东深供水工程,由广东省具体负责设计施工。来自珠三角的上万名建设者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克服重重困苦挑战,短短一年间就建成了规模宏大的供水工程,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此后,一代代建设者秉持初心使命,接力传承守护,先后四次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扩建、改造,如今满足了香港近80%的淡水需求,为保障香港民生福祉、维护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助力香港经济腾飞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年4月21日,中宣部授予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时代楷模”称号,褒扬他们是“建设守护香港供水生命线的光荣团队”,号召全社会向他们学习。近日,广东省委也作出决定,号召全省开展向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学习活动。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学习楷模、争做先锋,经省委批准,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水利厅、广东省港澳办联合举办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先进事迹报告会。
参建大学生:去时84名同学,走时仅83人
报告会上,工程早期建设者代表、年过八旬的王寿永、符天仪,参与新世纪初改造工程的第二代建设者代表熊振时、严振瑞,第三代建设者代表、目前守护在对港供水第一线的佟立辉,以及香港在穗读书的大学生郑禧年等6名报告团成员在现场作报告,香港水务署高级工程师连登泰以视频方式作报告。
“流入香港的每一滴东江水,都饱含着祖国母亲对香港同胞的深情大爱。”与共和国同龄的广东省水利厅原副巡视员熊振时,曾担任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副总指挥。“和很多老前辈相比,我51岁才有幸参与东深工程建设,是个‘晚辈’。”他说,尽管如此,这段经历已成为其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一条供水生命线,背后是几代浓浓的家国情。
参与首期工程建设时,王寿永是广东省水利厅设计院的设计师,符天仪是广东工学院(现为广东工业大学)参建的84位大学生之一,都正值青春年华。
“这是我们所有人拼了命完成的工程。”王寿永感叹,“东深供水工程的伟大之处就是在党的领导下,这群平凡建设者身上所激发出来的艰苦奋斗、牺牲奉献、开拓进取的拼命精神,这种精神所迸发出来的伟力足以战胜一切艰难困苦。”
符天仪则动情地说,如果有遗憾,那就是去时有84名同学,回来时只有83人——平日里内向沉静、乐于助人的罗家强同学将生命永远停留在了23岁,“他的名字将永远写在东深工程的历史丰碑里。”
港澳大学生:东江水源源不断流入同胞心田
“水是生命之源,如果没有东江水的稳定供港,就不可能有香港的快速发展。东深供水工程助力香港经济腾飞功不可没!”视频中,香港水务署高级工程师连登泰表示,大河没水小河干,香港和内地血脉相连,香港命运和祖国休戚相关,在建设大湾区的重大国家战略支持下,香港将紧抓机遇,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再创新辉煌。
生于千禧之年的郑禧年目前就读暨南大学,曾到东深供水工程的水源地——河源万绿湖参与“同根同心”活动。如今能够近距离接触工程背后的建设者,他尤为激动,“有了你们,还有东深供水工程背后的千千万万人,才有千千万万香港市民的食水自由。”他表示,内地的持续快速发展为香港青年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空间,将把拼搏的狮子山精神融入大湾区建设,肩负起年轻一代的担当。
台上声情并茂、娓娓道来,台下热泪盈眶、掌声连连。报告会台下还坐着一群来自港澳的学生观众,他们表示,报告内容感动人心、催人奋进,一代代“东深人”接过艰苦奋斗的接力棒,让优质的东江水源源不断流入香港同胞的心田,也凝聚起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