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这里为城市留下记忆留住乡愁

用“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 “网红”永庆坊成为广州旧城改造、历史街区活化标杆
永庆坊小巷中,年轻游客与“鸡公榄”卖榄人合影。
永庆坊门楼
一艘游船行驶在粤剧艺术博物馆旁的荔枝湾涌中。
恩宁路一带有广州保存最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
温馨提示: 扫码登录新花城客户端“跟着总书记学党史”学习教育平台,学知识,做习题!

  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1921-2021

  第三系列 总书记走过的红色史迹

  广州永庆坊

  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他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绣花”功夫,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指导:中共广州市委组织部、中共广州市委宣传部

  •主办:广州日报 •协办:中共广州市委党史文献研究室

  策划:杨清蒲、周成华、林明  执行:赵东方、余靖  统筹:王晨阳、张毓、汤新颖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吴多 通讯员荔宣(署名除外)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广彩、广绣、粤剧……一条老街,一间间老店铺,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2018年10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沿街察看旧城改造、历史文化建筑修缮保护情况,并走进粤剧艺术博物馆了解粤剧艺术传承和保护情况。谈到城市规划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城市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十分重要,传统和现代要融合发展,“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近日,记者走进永庆坊,和络绎不绝的打卡者们共同感受“网红”永庆坊的旺盛人气、文化气息,探寻“老城市新活力”背后的广州旧城改造、历史街区活化之路。

  随堂练习题

  (单选题)

  1.2018年10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考察。他指出,城市规划和建设要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不急功近利,不大拆大建。要突出地方特色,注重人居环境改善,更多采用微改造这种( ),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A. “绣花”功夫

  B. “刺绣”功夫

  C. “工匠”功夫

  D. 工匠精神

  2.永庆坊第一期改造于( )完成。

  A. 2016年10月

  B. 2016年11月

  C. 2017年10月

  D. 2017年11月

  (答案在本版内找)

  故事钩沉

  在刚刚过去的这个“五一”假期,位于广州老西关的永庆坊游人如织,打卡人流远超平日。住在恩宁路单号街面的街坊许姨,一如往常经营着自己的小店,生性喜欢热闹的她十分乐见这样的人来人往:“比起以前的冷冷清清,当然是微改造好啦,街区环境变好,又恢复了人气。”

  从大拆大建到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第一次提出在老城区做减量规划

  回忆起1997年嫁到恩宁路时的景象,许姨向记者介绍说,彼时恩宁路沿街开满店铺,以粮油、药店、家私、五金等街坊营生为主,繁华程度并不逊于今日。然而,诞生于1931年的恩宁路骑楼街以及内街里巷在岁月冲刷下日渐衰老,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里是广州市危旧房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亟需修缮维护及更新改造,恩宁路的改造开始提上议程。初期,恩宁路项目试图通过连片危破房改造,拆旧建新。2007年,拆迁全面启动,恩宁路地块内2760户居民,完成动迁1816户。

  然而,恩宁路一带有广州保存最为完整的骑楼建筑群,李小龙祖居、詹天佑纪念馆、八和会馆、銮舆堂、宝庆大押等具有岭南特色的历史建筑坐落其间,还集聚了粤剧曲艺、武术医药、手工印章雕刻、剪纸、西关打铜、广彩、广绣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改造的同时保护这些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在各种声音中,荔枝湾河涌综合整治工程完工后,恩宁路地块停下了建设的脚步。 

  许姨一家和为数不多的邻居选择留守,与恩宁路一起经历了最寂静的一段时光,“乱砖乱瓦、断壁残垣……骑楼街变得冷冷清清,留下的相熟的街坊,一双手可以数过来。”

  荔湾区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黄志忠当年负责跟进动迁工作。他回忆,动迁后,恩宁路项目开始求索经济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城市文化价值的平衡。

  转折出现在2009年前后。广州以保护历史文化为前提,第一次提出在老城区做减量规划;不再大拆大建,采用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微改造方式,保护旧的街区肌理和传统骑楼街,恢复河涌,取消贯穿地块的城市主干道。2011年6月,《恩宁路旧城改造更新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导则更改》通过,提出街区整治和修复“整旧如旧”“新旧建筑风貌相融”“保留原有街巷肌理”“引入新产业”的原则。“从大拆大建到微改造,不仅是恩宁路命运的转折,更是整个广州旧城改造思路的转变。”黄志忠说。

  社会资本+政府监管

  广州首个旧城微改造BOT项目

  明确采用微改造方式后,谁投资、谁改造的思路也逐渐明朗。2012年6月,广州市决定“将恩宁路地块除博物馆用地以外的土地及已征收的保留房屋整体打包,交由荔湾区按照‘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岭南文化名城建设’的要求进行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荔湾区通过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恩宁路片区微改造的BOT(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浮出水面。“广州采用BOT项目进行旧城微改造,恩宁路项目是第一个。”黄志忠表示。

  永庆坊片区一期于2016年初公开招标,中标企业运营期为15年。一期在2016年10月完成改造、对外开放。二期同样采用该模式,于2018年9月公开招标,运营期为20年。

  除了企业外,荔湾区城市更新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在改造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监管者的角色,以确保项目兼顾社会效益、历史文化价值,“在项目报建、安监质监等各环节都有职能部门的身影,在关键建筑节点的微改造上则盯得更紧。”黄志忠表示。

  永庆坊二期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高人气吸引岭南文化非遗大师进驻

  如今的永庆坊被认为是广州旧城改造、历史街区活化的标杆之一。从一期的8000平方米到二期的7万平方米,物理空间更广,业态更加多元,人气也越来越足。

  创业青年林云的陶艺店在2018年就入驻了永庆坊一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永庆坊期间曾走进店里参观,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今年人流量明显变大了。”林云表示,永庆坊已从最初的园区变为景区,人气更加旺盛,接下来要把永庆坊从人气打卡点变成旅游消费旺地,需要每一个创业者的努力。

  去年8月22日,广州首个非遗街区在永庆坊开市,10家非遗大师工作室进驻,广彩瓷烧制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翟惠玲便是其中之一。“永庆坊的高人气和年轻人打卡点的属性最具吸引力,我们把这里作为广彩的宣传窗口。”据粗略统计,走进翟惠玲工作室的七成是年轻人。“从目前看还是有收效的,起码知道广彩的人多了。”

  “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和历史文化名城,广州近年来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广府文化内涵,持续加大保护利用力度,让老城市持续焕发新活力,让岭南文化持续焕发新魅力。在永庆坊,二期整体计划将于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届时一个传统与现代融合、独具粤韵情调和岭南风情的活力街区将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专家新读

  留下城市记忆,核心要靠“绣花”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永庆坊时指出,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如何才能真正做到“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呢?核心就是精细化操作,一街一巷,一房一瓦,一草一木,都要认真对待。一座城市的发展应基于整个生态系统的和谐演进,一个片区的复兴应保持传统文化的价值特性,一栋建筑的书写应尊重历史根脉的理性逻辑。

  恩宁路处在岭南文化核心区,其历史悠久、厚重,且片区风貌肌理完整,历史价值高,属广州老城区珍贵遗产,对其历史文化价值的重视是改造的前提。必须要承认的是,良好的商业运营是街区持续焕发活力的前提。永庆坊、粤剧艺术博物馆项目对于片区活化、旧城改造起到了带动作用,未来若能与上下九、荔枝湾连线成片,对于广州这个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来说意义重大。同时,历史街区的保护活化需要在平衡商业利益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前提下更加精细化, 这也是“绣花”功夫所在。

  从目前看,恩宁路的改造仍有一定改进空间。比如,对地块内建筑分类、分级的保护工作应该做得更加精细;对文化生态的认识和系统性保护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目前永庆坊偏向年轻人喜欢的网红业态、服务游客的旅游业态,从效果看是比较成功的,同时我认为改造的眼光应长、格局应大、视野应广,做好文化品牌、保护文化多样性,应以各种方式鼓励书店、非遗等文化产业的入驻,例如广州首个非遗街区的运营,我们乐见永庆坊有这样的业态。此外,街区也要为原住民生活创造便利,注重对原住民生活生态的保护。

  受访专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粤剧艺术博物馆设计主创 郭谦

  广州实践

  擦亮“城市更新”名片

  探索高质量发展模式

  近几年来,在城市更新行动的精雕细琢之下,广州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进一步焕发新颜。

  “十三五”期间,全市“三旧”改造新增实施面积18773亩、完成改造面积17712亩,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亿元、同比增长31%。老旧小区微改造完成232个,“三线”整治496千米,累计改造老旧建筑2342万平方米。社区道路平整干净,街心公园花开芬芳,大街小巷成为镜头下最热的打卡点。城市更新带来的幸福感,也成为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奋发努力的动力源泉。

  去年8月,中共广州市委十一届十一次全会对新一轮城市更新作出部署,形成了“1+1+N”政策体系。城市更新和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并列成为推动全市加快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双引擎”。

  2021年,广州城市更新迎来“大干”之年,1月6日即召开城市更新现场会,全面推进城市更新新一轮工作正式展开。“十四五”期间,广州计划推进183条城中村、541个村级工业园、182个专业批发市场以及11个物流园改造,基本完成422个旧街区改造项目,利用城市更新“1+1+N”政策体系,用绣花功夫统筹推进“三旧”改造、“三园”转型、“三乱”整治等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

  经过一系列改造,海珠区海幢街仁厚直社区以海棠花元素作为鲜明特色主题,塑造了区街新貌,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变得更舒适更优美。在荔湾区聚龙湾片区,通过市属国企改造带动旧厂、旧城、旧村连片改造,一个全新的集合商务、旅游、总部经济、居住功能的片区正在诞生。

  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交汇点,广州将上下齐心擦亮“城市更新”名片,加快开拓步伐,打造全国前列、市民满意、经济发展“高素质”和生态环境“高颜值”协同并进的美丽广州,高质量为人民谱写满意答卷。广州也将以城市更新为契机,在全国超大城市中率先探索老城市焕发新活力有效模式,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探索新模式,以精彩蝶变书写改革创新的时代答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全杰) 

  (本期正确答案:AA)

 
     标题导航
~~~用“绣花”功夫进行微改造 “网红”永庆坊成为广州旧城改造、历史街区活化标杆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3版: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
   第A4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理论周刊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2版:创文特写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今日人物·关注
   第A15版:湾区
   第A16版:阅读·体育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这里为城市留下记忆留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