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浩宇、鲍文娟 通讯员粤水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浩宇(署名除外)
“包租婆,为什么突然间会没水呢?”“从明天开始,逢一三五进行停水,二四六间歇性供水。”这部电影中的台词,却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香港居民用水困难的真实写照。据了解,香港的年平均雨量虽然达2246毫米,但80%集中在春夏季,而香港本身缺乏河流和湖泊调蓄雨水,导致淡水奇缺,历史上曾出现多次水荒。为从根本解除香港水荒,广东水利专家提出,建设引水工程,将东江水引入香港。
在“十四五”规划开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深入推进之际,昨日中宣部向全社会发布东深供水工程建设者群体的先进事迹,并授予他们“时代楷模”称号。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连日辗转广州、东莞、深圳三地,实地采访东深供水工程建设、改造的亲历者,以此展现这项跨越世纪的精品工程。
源起:香江少水 内地相助
今年77岁的何霭伦老人祖籍广东中山市,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和父母一起移居香港。据她回忆,当时的香港缺水问题十分严重,居民用水非常困难,一盆水往往要重复使用几次。“那个时候在香港,到了缺水的季节,家里人要到街上的公共水龙头旁排队取水,平时一盆水先要洗菜,洗完后稍微沉淀一下就用来洗衣,洗完后也不能倒掉要用来擦地,最后才用来冲厕所。”何霭伦告诉记者。到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的缺水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当地的社会生活,何霭伦也和父母一起回到了广东,并考入当时的广东水电学院(后来的广东工业大学)农田水利和土木工程系。当时的她还没想到,自己日后亲身参与的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香港同胞的用水问题。
时间拨到1963年,这一年广东出现特大旱情,香港地区的水塘枯竭,当局实行严厉限水措施,最困难时每四天才供水一次,每次只供水四小时,人们要到街上公共供水站排长龙轮流取水。到了当年5月下旬,为了缓解香港同胞的缺水问题,广东省政府委派省水电厅方面和香港方面接洽,由深圳水库每年增加供港淡水317万立方米,并允许香港方面派船只到珠江口装运淡水。但是考虑到当时香港人口已逾300万,这些措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香港人民“吃水难”的问题。
为了从根本解除香港水荒,广东水利专家提出建设引水工程,将东江水引入香港,并制定了多种方案,但是当时国内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紧张阶段,建设供水工程需要的巨大的资金成了难题。1963 年12月6日,周恩来总理指示:“供水工程,应当列入国家计划。”他还指示国家计委从援外经费中拨出3800万元作兴建此项工程的专款,同时指示物资部门优先支持、全力支持。经过广东省和香港方面的协商,通过东江向香港供水的方案定名为东江——深圳供水灌溉工程(即东深供水工程)。至此这项横跨半个多世纪,经历三代人的精品工程正式出炉。
奋斗:移山倒河 供水巨龙诞生
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了解到,东深供水工程由广东省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该工程利用东莞境内的东江支流石马河,兴建桥头、司马、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雁田八个电力抽水站,将东江水提升46米注入雁田水库,然后在库尾开挖3公里人工渠道越过分水岭流入宝安县沙湾河注入深圳水库,在深圳水库坝后敷设3.5公里长、140厘米直径的压力钢管输水至深圳河北岸,经过深圳河后,由香港方面接水入香港木湖抽水站。整个工程全长83公里,由50.5公里石马河道、 13 公里沙湾河道、3公里新开河、16公里人工渠道和3.5公里输水管道组成。
今年86岁高龄的王寿永毕业于成都工学院水利系,1963年加入东深供水工程设计团队。他本人亲身参与了马滩、塘厦、竹塘、沙岭、上埔、雁田6个泵站的厂房设计工作。“整个工程本身的难题有两个,首先我们要改变石马河的流向,让它逆流。同时要克服供水沿线的高度差,把水从低处送向高处。此外,工期非常紧张,当时香港缺水情况严重,上级给我们的整个工期只有一年多。”王寿永说。当时全部数据依靠计算尺手动计算,绘图手段也比较简陋,泵站厂房的设计图纸都由他一笔一笔画出来。为了保证工期,他和同事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都泡在办公室里。
1964年,已经回到广东的何霭伦也加入了东深供水工程的建设。由于当时的技术人员不足,尚在广东水电学院学习的何霭伦被分配到桥头泵站设计组工作。“虽然当时还没毕业,但是组织也安排我在设计组工作,主要负责桥头抽水站厂房的排架、吊车梁设计工作。当时吊车梁的荷载重量全部靠一把计算尺计算。”何霭伦自豪地说。
齐心:万人合力 工程一期告捷
今年81岁的陈宝强老人身材敦实,胳膊强壮有力,举手投足间没有半分衰老的迹象。谈起当年参与东深供水工程的往事,陈老先生眉飞色舞,十分激动。“当时我是广东省水利厅下属的机械施工队的工人。主要在沙岭工地工作,当时机械设备还并不普及,主要依靠的仍然是人力。施工现场,除了几台压土机、拌和机、碎石机外,大家主要靠锄头、铁锹、扁担和手推车。当时使用的机械设备也杂,基本是全国各地生产的。”陈宝强说。据悉,东深供水工程从广州动员了5000多名青年,从东莞、惠阳、宝安动员5000多人,共1万多人投入施工。工程所需的机电设备也在上海、西安、沈阳、广州等17个工厂分别赶制。
谈到施工时的难题,陈宝强直言台风是个大难题。当时条件比较艰苦,施工人员都住在简陋的工棚里,这种工棚十分简陋,是用竹子、篱笆混合黄泥加固后做墙壁。一旦有台风陈宝强就和工友们一起用绳子加固工棚,否则在大风的冲击下工棚很快就会倒塌。房顶用的是沥青油纸,一旦下大雨工棚内就会“下小雨”。“饮食也比较简单,当时国内环境也比较艰苦,肉食供应比较少,大家吃的菜只有冬瓜和腐乳。”陈宝强告诉记者。
记者从广东省水利厅了解到,东深供水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先后受到5次强台风暴雨袭击,两个围堰被冲垮,台风过后,施工队伍又把围堰重新筑起继续施工。工程于1965年1月建成,1965年3月1日,东江水沿着新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在石马河一路倒流,通过深圳水库输送到香港。东深供水工程首期工程完成后,计划向香港供水6820万立方米。由于香港经济发展,应港方要求,供水量逐年增加。据统计,1976年供给香港淡水达1.24亿立方米。
成长:扩建改造 供水再上台阶
“那个白色建筑是东深工程三期扩建时的水电站。”刚过86岁生日的林圣华老人精神矍铄,指着远处的设施告诉记者。退休以后,在天气好、身体允许的情况下,他会散步走到深圳河三岔河口,对面就是香港的供水站。
他的职业生涯一大半时间均与东深工程紧密相连,曾先后任东深供水局桥头管理处副处长、处长和东环水处理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参加了东深供水工程二期、三期扩建工程建设。
“东深供水工程从1963年决定建设,到1964年2月动工兴建,随着香港用水量增加不断改造扩建,恐怕从全国范围来说都绝无仅有。”林圣华老人感慨地说。“每个部门都有质量检查处。这从组织结构上确保了从严管理。”他介绍,当时三期扩建工程一开始就对质量和工程进度抓得很紧,强调质量,层层把关。在这个过程中,林圣华也参与了大量的具体执行和协调管理工作。
“ 指挥部一成立,就想方设法将三期扩建工程工期缩短。”林圣华老人回忆说,那个年代很少有这么大型的工程既能提前完工还节约费用。老人认为正是大家的齐心协力,为工程完成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通过对东深供水工程的改造,香港用水的数量和质量都更有保障。”曾担任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副总指挥的徐叶琴告诉记者,为保障水质并增加供水量,广东省委省政府决定对东深供水工程进行全面改造。将供水系统由原来的天然河道和人工渠道输水变为封闭的专用管道输水,实现清污分流。改造后的东深供水工程由专用输水明槽、渡槽、隧洞、箱涵组成。改造工程于2000年8月28日开工兴建,2003年6月28日完工通水,工程总投资49亿元,年设计供水量达到24.23亿立方米。
守望:青年接力使命和责任
春夏之交的深圳水库在蓝天映衬下,显得更加翠绿幽深,碧波涟涟中见得一尾尾的鱼儿在岸边畅游。这里有世界同类型最大的生物硝化处理工程对水质进一步净化,使对港及深莞供水获得“量”和“质”的双重保障。该工程于1998年12月28日建成,设计日处理水量400万立方米,规模为世界上同类工程之最。
东深供水工程是千千万万建设者不畏困难、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无悔付出的结果。这个工程历久弥新,而新的使命和责任又接力到了年轻一代手中。1986年出生的佟立辉,2010年从武汉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目前是公司生产技术部水质管理经理,主要负责整个工程的水质保护,她工作上的成就感越来越强。
从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东深供水工程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建设下愈加完善,这一工程像一条充满活力的动脉,将东江之水源源不断地运往香港,这一工程更象征着祖国内地与香港人民的深厚情缘,未来,东深供水工程将会继续向香港输送生命之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