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DG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松山湖科学城揭开面纱

整体以“北湖南山,一核四区”为城市空间布局 高标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松山湖中心区效果图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马骏 通讯员松湖

  引人瞩目的松山湖科学城今后到底长啥模样?东莞昨日召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政策发布会,重磅发布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功能规划和空间总体规划纲要。

  松山湖科学城正式揭开神秘面纱,整体以“北湖南山,一核四区”为城市空间布局, 并有望在今后呈现出“半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风貌,从而高标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其间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发展的系列新政一并发布。

  东莞市委常委、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东莞市科技局局长卓庆,东莞市发改局副局长王国雄,东莞市自然资源局副局长陈巡,东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曾平治,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黄晨光等参加了这一发布会。

  半城山色半城湖

  发布会现场,一段3分钟的短视频揭开了松山湖科学城的神秘面纱,整体效果堪称震撼。

  松山湖科学城规划面积90.52平方公里,以松山湖高新区为主体,整合大朗、大岭山和黄江三镇相关战略地段。松山湖科学城北接松山湖、南靠巍峨山,将塑造背山面湖的山水生态城市格局。“未来的松山湖科学城,将呈现出‘半城山色半城湖’的迷人风貌。”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总工程师吴敬军说,科学城规划“北湖南山,一核四区”的城市空间布局,以大装置集聚区为核心区,布局大学院所、新材料产业中试验证与成果转化、莞深科技成果合作,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命科学产业“四区”,实现科教、科研、生活、生态有机融合。

  其中在城市中心,则规划了北部产业服务中心、中部城市服务中心(面积5.4平方公里)与南部科学服务中心(面积4.4平方公里)。科学城还优化住房、教育、医疗、交通、公园绿地等民生配套。

  “我们要将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城、未来城市的示范。”吴敬军表示。创新链和产业链是松山湖科学城顶层设计的“鸟之两翼”,接下来松山湖科学城将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装置、大平台高端创新资源,重点突破材料、信息、生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7大产业。

  吸引全球科研力量

  为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发展,现场还发布了松山湖2020年一号文,即《东莞松山湖高新区关于加快松山湖科学城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陈溪华推介了这一科技计划体系。按照这一新政,松山湖科学城将加强源头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以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等。

  如在加强源头创新方面,将设立松山湖科学城自然科学探索专项资金,吸引全球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其成果优先在松山湖及功能区各镇实施转化。同时围绕松山湖重点产业领域,每年征集一批技术难题或重大需求,以“揭榜制”方式吸引国内外科研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并给予项目研发资助。在加快科技金融融合发展方面,除松山湖天使投资基金外,还将设立松山湖引导基金,从而加大企业上市扶持力度,打造资本市场的“松山湖板块”。

  在加强与港澳创新资源协同配合方面,将注重港澳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共享,鼓励港澳高校、研究机构在松山湖设立联合研发机构,并给予资助。加强国际合作交流上,鼓励高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并开展高水平科学研究,同时鼓励其参与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行业技术峰会和行业展会等,同样给予相应的参会补贴。

  3800亿元支撑项目发展

  根据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时间表”:到2022年,全面完成建设布局;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到2050年,科学城全面建成,跻身全球著名的科学基础设施集群,基本建成全球领先的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

  为实现以上目标,接下来松山湖及东莞将从强化资金土地要素支撑、体制机制创新、组织实施保障三方面,全力保障科学城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松山湖科学城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外部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地方承担部分,由东莞市财政全额投入。

  发布会上,松山湖管委会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东莞分行等共10家银行及信托机构,共同签署《支持和服务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规划合作协议》,综合金融支持额度高达3800亿元,未来也将为科学城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当天的松山湖科学城人才房钥匙交接仪式上,首批交付600套人才房钥匙,该批人才房位于南部滨湖未来社区。据悉,近期松山湖将聚焦中心区创新活力社区、西部国际科教社区、南部滨湖未来社区共三大示范社区建设,推出总建筑规模约70万平方米的人才房,预计3年内完成住房建设5000套,5年内完成近10000套。

  打造有影响力原始创新高地

  实际上,去年10月东莞市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提出松山湖科学城将围绕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同时提出松山湖科学城的五大重点任务,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以及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宜居地。

  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工程为例,东莞将加快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积极争取一批国家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逐步形成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度和显示度;高标准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有序构建一流实验室体系;加快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建设进程,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新进展。

  “《若干意见》的出台,是东莞市委、市政府送给松山湖建园20周年的大礼包,吹响了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冲锋号’,也为开启新征程指明了前进方向。”刘炜表示。

  同时,东莞还与中科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高规格专家咨询委员会,从而迎来了最强伙伴与帮手,并将向“最强大脑”借智、借力。

  让空气弥漫“科学的味道”

  据了解,如今松山湖科学城的城市功能配套渐趋完善,科学大道东莞段已动工建设;科学岛、未来学校、悦榕庄、国际会议中心以及市儿童医院、巍峨山科学家森林公园等高品质城市配套项目正加紧推进。同时还将加快布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推动佛鱼莞城际和中南虎城际接入松山湖中心区、深圳轨道13号线北延至松山湖,以及南光快速北延经新G107接入环城西路、龙观快速北延接入环莞三期。

  刘炜说,接下来松山湖将逐年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并提高科研投入所占的比重,预计今年底松山湖材料试验室一期将投入使用,并计划启动二期建设。同时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六个一批”,加快搭建科学城“四梁八柱”,全力以赴打造创新高地和创新标杆。除创新深莞融合机制外,接下来还将谋划与广州、深圳和惠州建设一系列城轨,让松山湖科学城更好地融入国际创新链条。

  刘炜表示,粤港澳院士峰会、首届中国·松山湖新材料高峰论坛、岭南科学论坛·湾区创新论坛先后在松山湖举办,华为开发者大会也连续两年在松山湖举行,“届时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将升格为省院联合举办,并永久落户松山湖科技交流平台”,从而“让松山湖空气里面都弥漫着科学的味道”。

 
     标题导航
~~~整体以“北湖南山,一核四区”为城市空间布局 高标准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东莞理工学院全面参与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东莞市202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出炉~~~
谢岗稔子园安置区项目将加快工程进度~~~
~~~
~~~穗规划资源花挂出告字[2021]5号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3版:要闻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内
   第A10版:湾区
   第A11版:文化·揾食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区街
   第A14版:地产·时尚
   第A15版:上海车展 拥抱变化
   第A16版:上海车展 拥抱变化
   第B15版:惠州专页
   第B16版:惠州专页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第SS1版:时尚荟
   第SS2版:练霓裳
   第SS3版:调色板
   第SS4版:专页
   第SS5版:专页
   第SS6版:御肤术
   第SS7版:时光计
   第SS8版:专页
   第T1版: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1)
   第T2版: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1)
   第T3版: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1)
   第T4版:GDI高职高专排行TOP1000榜(2021)
松山湖科学城揭开面纱
共建11个重大项目及平台
普高比去年扩招6000人
主体结构有望10月底封顶
涉诉资产(住宅用地)推介公示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花都区分局国有土地 使用权网上挂牌出让公告
东莞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