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6日发布报告,将今年世界经济增长预期调高至6%,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5个百分点。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进展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复苏显现积极迹象。然而,脆弱供应链、安全风险、发展失衡和贸易保护主义等仍将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复苏带来制约。
文/新华社记者徐超
物流之难
“一艘货船”堵出全球贸易“血栓”
3月23日,一艘重型货船在苏伊士运河新航道搁浅,一度阻断约12%的全球贸易流通,再次凸显全球物流梗阻对贸易及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运河断航加剧供应链紧缺局面,推涨原材料乃至商品价格。
全球航运巨头马士基表示,当前的全球航运积压可能需要数月时间消化。市场研究机构埃信华迈公司调查显示,因各类原材料难以到位,美国企业商品产量无法满足订单需求。
技术之痛
“一把大火”烧出行业转圜短板
3月19日,日本半导体巨头瑞萨电子公司工厂发生火灾,导致尖端半导体生产线停产,预计恢复需要数月时间。因瑞萨在车载微处理器领域的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二,火灾所加剧的全球“芯片荒”引发市场普遍担忧。
美国芯片制造巨头格芯公司首席执行官托马斯·考尔菲尔德预计,半导体紧缺将至少持续到2022年才会缓解。除汽车制造外,一些消费电子制造巨头的生产也受到显著影响。
气候之伤
“一场风暴”冰冻行业供应链条
2月,美国得克萨斯州遭遇罕见冬季风暴袭击,冻结该州高达80%的化工生产线,造成全球塑料制品严重紧缺。继去年飓风季干扰市场供应后,全球石化产业链正面临气候变化带来的持续冲击。
得州所处的墨西哥湾是全球石化产业聚集地,所生产的聚乙烯、聚丙烯和聚氯乙烯等用途比芯片更广泛,是生产汽车、医疗设备乃至婴儿尿布等产品所必需。得州极端天气是迄今影响全球丙烯市场的重大事件。
安全之患
“一次冲突”加剧石油价格震荡
3月7日,沙特国家石油公司一处储油设施遭袭,助推伦敦布伦特油价1年多来首次突破每桶70美元。也门胡塞武装此后扬言对石油设施等目标发动“更猛烈打击”。今年3月以来,以也门危机等为代表的中东地区局势波澜再起,进一步凸显地区安全及地缘政治对国际油价的影响。
荷兰商业银行商品策略主管帕特森表示,针对石油设施的袭击频率有所增加,市场开始将风险溢价纳入油价走势中。
失衡之忧
“一快一慢”制约经济复苏韧性
世界经济整体复苏前景越发看好,但地区发展不平衡现象让人忧心。不少经济体没有能力像少数发达经济体那样动用天量刺激政策提振经济,还需承受经济失衡的二次冲击。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全球化和发展战略司司长理查德·科祖尔-赖特表示,全球经济可能呈现K型复苏走势,即一小部分经济体表现良好,但多数经济体比原来更不稳定。这样的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缺乏韧性、不可持续。
保护主义之毒
“一损俱损”动摇全球复苏根基
过去一年,世界经济遭受重创,凸显全球经贸“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征。令人担忧的是,疫情令一些经济体面临财政压力,一定程度强化了保护主义倾向。
不少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有助于增强世界经济韧性,但是保护主义倾向如果得不到遏制,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关键制约因素。《经济学人》评论认为,如果各国在全球化问题上倒退,世界经济不仅将遭受严重伤害,还会出现不可预见的新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