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教育名家面对面
在全国的高职院校中,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历来有些低调,但实力雄厚、基础扎实,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水利电力行业的“黄埔军校”,为社会输送了大量优秀毕业生,助力水利电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它取得扎实进步的背后,有什么“教师密码”?学生入校后怎样才能变得更优秀?面对考核压力,青年教师的未来在哪里?
近日,该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带头人、广东省教学名师、南粤优秀教师吴靓针对这些话题进行了解答。
文/曾俊
积极投身产教融合实践
问:近年来,学校已成为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水利行业的“黄埔军校”,您身处其中有什么感受?
吴靓:我们感到特别骄傲和自豪,感受到一种责任与担当。我大学学的专业是高电压技术及设备,毕业后先到高压电器厂工作过两年,但后来还是决定来到学校,可能是因为我好几个家庭成员都是老师,我从小就喜欢学校单纯的环境。虽然我的年龄在增长,但是学生永远都是18、19岁,多么美好,也是一种希望。作为老师我们应该上好自己的课,跟上时代的步伐,跟上电力技术的发展,培养好学生。
这么多年来,学校为电力企业输送了一大批包括“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在内的优秀毕业生,大部分已成为技术骨干,在亚运会、广深地铁和中国电信重要机房保供电等重要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部分毕业生加盟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骨干电力企业,支援东南亚和非洲等地的电力建设。
问:推进我国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新战略的迫切需要,您怎么看职业院校的机遇和挑战?
吴靓:电力是国家战略支柱产业,学校针对电网改造、智能供配电技术进步和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目标和定位,依据电力行业职业标准,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搭建企业与学校深度合作平台,提高育人质量。依托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全国水利院校示范专业、广东省首批一类品牌专业建设开展研究,进行“产教融合、虚实结合、资源开放”的综合改革创新实践,取得了一系列国家级和省级标志性成果。
学校创建于1952年,是广东省唯一以水利电力类专业为主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广东省职业院校双高校,我们应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向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发电、输电、变电和用电等企业开展定制培训、技能鉴定、技术咨询等服务,面向高职院校开展专项师资培训,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电力科普教育,面向农民工、退役军人等新增劳动力开展通用电工培训,面向社区、乡村开展安全用电宣传。
问:在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协同育人方面,教师如何找准定位发挥作用?
吴靓:首先要调整心态,不要认为产教融合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它需要老师积极投身其中,从而做到高标准引领、高质量育人。产教融合,目的是共同培养好学生,现在高职院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求匹配度差,毕业生知识技能不能满足产业需求的问题。
产教融合的前提就是企业标准引领。不仅仅是课程内容对标,资源库里的动画等资源素材、虚拟仿真软件系统和实训室建设也要对标。比如我们自主研发的输配电线路运维VR系统,就是全景仿真广州从化地区一条供电线路,根据南网的规程标准来开发电气运行与维护项目,全方位严格按照标准去设计和编制。这样,学生在校就可以学到职业岗位技能,有效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
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为100%,专业在校考取电力中高级各类职业证书的通过率超过95%,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和省级奖项30余项。
出色的学生有这些特点
问:您带出的优秀学生都有哪些特质?
吴靓:很多优秀的学生善做笔记、擅于沟通。上课的时候认认真真地做笔记,课后按照老师的要求每一条都落实,每次作业都是A。然后又很善于跟老师沟通,我觉得这样的孩子就是很明确自己要什么、每个阶段他要做什么。优秀的学生一般都讲究条理,能合理安排时间。比如我们专业两位获得国家奖学金的同学,一位是18供电2班的詹伟援,是学习委员;一位是19供电2班的黄芯兰,是学生会干部。他们两个的共性就是,把每天分得很细,每个时段做什么都写得清清楚楚,包括晚上11点前必须睡觉。
除此之外,优秀的学生还勤学苦练、追求卓越。很多小孩上了大学之后把“刻苦”二字抛到脑后,也有一些孩子上高职后觉得有些灰心。所以,我们专业课程在教学设计与实施中,将课程思政作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工作来抓,将思政元素与教学内容融合设计,充分发挥专业课堂人才培养主阵地、主渠道功能。例如请电力劳模进行倒闸操作示范,将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深植于学生心坎;播放大国电力系列化双语视频,从超高压、智能变电站、新能源治大漠等7个方面介绍中国电力的发展成就,进一步巩固电力行业的职业认同感。
问:面对越来越多样化的生源,要持续当好学生心中的良师,您有怎样独特的教育理念?
吴靓:作为高职教师,不仅仅需要三尺讲台、一颗爱心,更重要的是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因材施教,进行差异化教学。利用我们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电力虚拟仿真系列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课前自主学习、课中互动学习和课后拓展学习,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在学习上有成就感,同时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青年教师要认真讲好一门课
问:如今学校计划实施新的教师评价改革,教师该怎么做?
吴靓:教师不仅是课程实施的组织者、促进者,也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学校计划实施新的教师评价改革,我们每一位老师都应该积极地思考、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比如我们团队,2018年、2019年连续两年参加教师教学能力大赛,第一年走到国赛遴选,第二年又遇到赛制改革,将教案制作加长到16个学时,初赛和决赛考核点完全不一样,所以备赛量特别大。团队没有谁喊苦的,大家充分发挥国家级资源库资源丰富的优势,加上虚拟仿真系列软件,创新构建了“精讲理论、虚拟训练、实操提升”的理虚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力得到三阶段螺旋式提升,最终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专业一组国赛一等奖。通过比赛,团队老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多提高,实现了以赛促改、以赛促教的目标,此成功经验在全国20多家院校进行示范推广。
问:学院处于发展快车道,如您这样的领军人才,在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上应该如何做好引领示范?
吴靓:我觉得第一是勇挑重担,做好国家级、省级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以及教科研项目等一些重大项目的申报。比如说去年申报的广东省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项目、第一批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还有今年申报的课程思政示范课。
第二,发挥团队力量,才能完成好专业建设。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有一个好的团队。这么多年来,我们专业建设任务很重,从国家骨干院校重点专业、到全国水利示范专业、广东省首批一类品牌专业和广东省第一批高水平专业群龙头专业,一个接一个,没有停过,但大家不计较个人得失,任劳任怨。每个人都负责建一门课,编教材、建实验室,周末、假期还有晚上都在加班干活。我很感谢我的团队,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我们是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也由学校推荐参加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评选。我也常常想尽量为他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出成果。
问: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压力比较大,对于他们的成长成才您有什么建议?
吴靓:我建议青年教师们从教学入手,认认真真讲好一门课。我认为不管是什么课,如果没有系统地讲过3次,就不可能讲好一门课,只能是对付。首先是对每一次课的重点和难点的把握,其次是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采用。现在好老师的标准已经变了,仅仅是课件+粉笔的传统教学方式已远远不够,需要运用多种信息化手段去组织教学过程、去调整教学策略和进行科学的考核评价。
当我们日渐熟悉课程之后,可以开始着手进行教学材料的梳理,比如课程标准、学习指南、教学设计、教案课件,及习题试题库等,把这些资料整理好后,我们就可以搭建一个课程学习网站,以金课建设要求为目标,从校级申报开始逐步往省精品课努力。而在进行教学的同时,还可以把我们的经验总结下来,与企业工程师一起编写活页式教材或一体化教材,这是对培养学生特别有帮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