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 林晓丽)银行陆续下架了备受追捧的理财转让业务。近期,浦发银行发布公告称,因系统升级改造,于2021年3月23日起,停止理财产品转让业务,该行电子渠道(App、网银)原理财转让相关入口界面将同步下架。记者观察到,此前,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已陆续下架理财转让业务。据业内人士透露,这是监管窗口指导要求,理由是理财转让业务不符合银行自身定位。
不过,记者调查发现,虽然多家银行下架了理财转让业务,不过目前大额存单转让业务并未受影响。
所谓理财转让业务,主要是指用户购买了较长固定期限的理财产品时,如在未到期前着急用钱,银行允许用户将理财产品转让给第三方,并为其提供相关的转让服务,上线这一业务的银行多以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为主。
该业务对于投资者来说,兼具了高收益性与高流动性,尤其是在2019年前后,当时理财产品收益率整体处于下行通道,相较之下,转让区理财产品的收益更具吸引力,因而备受投资者追捧。
那么,理财转让业务为何会被叫停呢?记者注意到,浦发银行公告给出的理由是“因系统升级改造”;而今年年初民生银行发布的相关公告显示,根据资管新规要求,需不断压降预期收益型产品规模,综合评估业务开展的必要性,该行决定自2021年1月4日起,停止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含增利、翠竹等)转让业务。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也认为,此举或与理财产品全面净值化转型有关,目前距离资管新规过渡期截止已不到一年时间。
“理财产品转让业务一定程度上平衡了部分投资者对理财产品收益率和流动性需求,但转让的理财产品大多是预期收益型的,而今年是资管新规过渡期的最后一年,银行理财面临的净值化转型压力上升。因此,不难理解理财转让业务的下架。”周茂华进一步分析称。
周茂华认为,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保本型理财产品加快清退,预计未来以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为标的转让业务将陆续下架。考虑到理财转让业务占银行理财产品和负债规模比例小,理财转让的下架对银行负债影响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