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朋友圈晒人简历”暴露出什么

  近日,有媒体报道,杭州某公司的人事经理因新员工应聘成功却未入职,赫然在朋友圈里晒出了双方的聊天信息和新员工的简历信息,并呼吁同行抵制这位新员工。

  显然,这位人事经理没搞清楚,雇佣与被雇佣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就像企业可以拒绝“不适合”的应聘者一样,应聘者即使应聘成功了,在双方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提出拒绝。而他将双方的聊天信息和应聘者的简历资料挂上朋友圈,并呼吁同行抵制,不仅暴露了应聘者隐私,更对其名誉造成影响,已涉嫌违法——尽管他声称“只是发了一个简历特征”,且在意识到行为不妥后删除了这条朋友圈,也向应聘者道了歉。

  对于这位人事经理如此行事的动机,有网友猜测,他可能觉得自己为了招这位新员工付出的努力白费了,所以要泄泄私愤;也有网友认为,他可能想给这位新员工一个警告,让其在业界无法立足。不少网友将这位人事经理与那位声称“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的招聘人员相提并论,认为此类事件暴露出部分招聘人员职业素养的缺乏。代表企业招聘人才是职务行为,招聘人员本应表现出稳重、理性,然而,一些招聘人员却“公私不分”,将自己的个人偏见及不良情绪带入招聘中,不仅有损企业形象,也恶化了职场生态。

  其实,之所以接二连三发生此类事件,职业素养的缺乏可能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是法律意识的淡薄。从歧视求职者的学历、性别及年龄等,到不尊重求职者隐私随意处理其个人简历;从给员工发放所谓智能坐垫,监控其是否在工位上待着,到打着“奋斗”的幌子变相地逼迫员工超长加班,这些乱象的背后,无不是相关人员对法律的无知,甚至漠视。在法治社会,合力营造一个懂法、守法的职场生态应成共识。其一,普法要给力。有关部门不妨将相关案例收集归纳,以案说法;将企业进行分类,对不同的企业“精准”说法;在加大全面普法力度的同时也要抓重点,强化对企业管理层及人事部门的普法工作。其二,执法要到位。在提高劳动者法律意识的基础上,畅通与劳动者沟通渠道,鼓励其举报企业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一旦查实,对相关企业依法进行惩处,为劳动者撑腰,给企业以警示,维护法律的尊严。      (胡俊)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3版: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第A4版:评论
   第A5版:要闻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国际
   第A10版:湾区
   第A11版:文化·每日闲情
   第A12版:经济
   第A13版:区街
   第A14版:生活周刊 揾食·时尚
   第A15版:汽车
   第A16版:地产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FSA14版:追热点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第JMA13版:江门新闻
以健康为中心,提升幸福生活指数
广州为何“看中”甜蜜经济?
美丽广州
别让校外培训退费难成为“老大难”
追星当追三星堆
打击“灰广播”带货不能手软
商场抽奖为何总是“一等奖”?
“朋友圈晒人简历”暴露出什么
黄炳松狱中忏悔令人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