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目前广州的保费在全国排第三,说明广州居民在接受养老保险的认识上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说明广州在个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保费规模大,意味着人们对未来家庭财政安全的意识比较高,也将有利于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丽莉
“个人养老金制度”冲上热搜的背后,焦点是人们在年老时“不仅过得好,还要过得有滋有味”,也就是说除了基本养老金和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以外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已迎来了新风口。
刚刚公布的“十四五”规划明确,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目前,第三支柱发展创新正在紧锣密鼓推开。
有专家就认为,保费规模大将有利于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而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将成为“刚需”。
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 广州潜力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发展第三支柱已十分迫切。”中国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日前公开表示,金融业可以也应该能发挥重要作用。
据悉,我国养老体系较完整的、被视为第一支柱的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基本全覆盖;作为第二支柱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和团体年金亦逐步发展,但比重相对比较小。
记者了解到,此前个人养老的发展速度仍较为缓慢。作为个人自愿参与的养老金制度,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将怎样“支”起来呢?对此,人社部透露,总的考虑是建立以账户制为基础、个人自愿参加、国家财政从税收上给予支持、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的个人养老金制度。
对此,广东银保监局建议充分借鉴香港地区经验,进一步优化政府、企业和个人角色定位,完善内地养老金第三支柱制度设计。
此外,在广州保险行业工作的北美精算师李致炜认为,保费规模大,意味着人们对未来家庭财政安全的意识比较高,也将有利于推行个人养老金制度。
从目前已经公布2020年保费的城市看,广州入列前三名,按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的统计口径,广州去年保费收入1495.62亿元,占全省保费收入的26.46%,同比增长4.97%,仅次于北京和上海。
“目前广州的保费在全国排第三,说明广州居民在接受养老保险的认识上处于较高水平,同时说明广州在个人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上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服务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孙波说。
个人养老保险市场加强个性化服务
去年第四季度,民政部表示,根据相关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
记者采访获悉,目前部分保险公司已开始探索相关服务的创新,启动开展“支付有保险、看病有医院、养老有社区”的多层次养老社区建设,探索保险服务养老的新模式。
去年底,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中国养老金第三支柱研究报告》称,未来5-10年时间,中国预计会有8万亿-10万亿元的养老金缺口,而且这个缺口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扩大。对此,保险行业最新的预测认为,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养老服务体系而言,多元化、个性化将成为“刚需”。孙波认为,加强广州个人养老保险市场的个性化服务,对待不同户籍,不同年龄段和不同层次的市民,努力开展新的业务,作为普惠保险,如穗岁康一样,使广州各界市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福利。
记者留意到,根据银保监会部署,保险行业正在积极研发适应各层次养老人群的养老保险品种。
市场观察
资本市场引增量“活水”
在改革创新中迅速推动的第三支柱,实际上还将给资本市场引来“活水”。记者查阅到,银保监会已牵头制定《关于促进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并明确,拓宽商业养老保险资金运用范围,实现长期保值增值等。
“若养老金权益资产投资‘天花板’升高,资本市场有望迎来更多增量资金。”有市场人士分析称,随着二、三支柱的壮大,养老金投资管理规模也有望水涨船高,从而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
在李致炜看来,第三支柱养老金是天然的长久期资产,理应兼顾长期投资特性和安全稳健性,入市更应当以长期性为主,加入更多市场主体,对满期收益进行保障。“建议合理放开投资范围,特别是和通货膨胀相关的大宗商品领域,有利于在长期层面上解决通货膨胀问题。”
国泰君安非银首席分析师刘欣琦还预测,政策红利将推动第三支柱快速发展,分别是由产品制转为账户制、国家财政提升税收支持以及资金形成市场化投资运营。“大型险企将得益于产品端的经营资质以及服务端的养老产业布局,预计更容易满足人们从‘赚取养老金’到‘运用养老金’的一站式养老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