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简称规划纲要草案)提交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和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讨论,有关量化指标确定,吹响了奋斗“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的集结号。如何推进新任务、实现新目标?本期云桌会围绕规划纲要草案请代表委员、专家学者等谈认识、提建议,共话“十四五”美好图景。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魏丽娜、龙锟、涂端玉、邓潇丽、何瑞琪 通讯员穗发宣、穗统宣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杨耀烨、骆昌威、受访者供图
调动全社会力量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主持人:规划纲要草案突出体现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在各位看来,草案最大的亮点是什么?
曾庆洪:规划纲要草案中两个重要着力点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以及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广东省将汽车产业列入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发展培育,提出推动汽车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并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
汽车产业全球化程度高,产业链条“牵一发而动全身”。去年疫情造成的供应链问题和全球汽车芯片短缺,使我国汽车产业经受了一系列“断链”风险的考验,“强链”的紧迫性增加,“固链”的难度提高。例如汽车芯片,从中长期来看,我们依托广汽研究院坚持自主创新和正向开发,截至2020年底,全集团累计有效专利申请8040件,已授权5234件。我们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和工信部的工作要求,依靠自主创新锻造产业链供应链长板,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
郝振山:我也认同关于产业链和供应链的问题。“十四五”时期,国内市场主导经济循环的特征会更加明显,产业链供应链面临深度调整,这对提高油气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碳中和”政策将对我国和全球能源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油气体制改革将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总体上看,“十四五”时期全球油气供给将维持宽松局面,国际油价或将较长时间维持中低位运行。尽管“十四五”时期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但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
刘若鹏:规划纲要草案提出“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其保障措施包括了政府作用、企业能力、人才活力、体制机制4项。
我认为,“十四五”是我国在发展科技战略最为重要的窗口期,没有之一;要从国家层面上调动和覆盖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力量,去支撑科技创新发展。其次是要通过尖端装备的研制任务,去牵引各行各业重大的科学领域的突破。最后,大科学装置一定是针对最高水平的相关科学学术领域来进行研究、研制的核心基础设施;大科学装置的投入建设运行,也应该是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全社会的投入。
在大变局中塑造广东广州
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主持人:对于广东、广州而言,又意味着什么?
林勇:新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任务,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广东作为经济第一大省,要努力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大变局中塑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广州作为一座老城市、超大城市,在历史底蕴、枢纽功能、产业体系、营商环境等方面基础深厚,活力奔涌。
广州需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形势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一要抓住“双区”建设重大机遇,学习借鉴深圳综合改革试点做法进一步深化改革,适时将部分授权事项率先复制扩展到广州。着力做强城市更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引擎”,建设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世界级铁路枢纽、国际数字信息枢纽等持续发力,建成与国际一流湾区和国际大都市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
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十四五”时期,创新发展是广州经济发展的一大主题,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事实上,一直以来,广州坚定贯彻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部署,全力推进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中新广州知识城、广州科学城、南沙科学城等“一区三城”建设,着力打造人类细胞谱系、冷泉生态系统、极端海洋科考设施等战略科技力量,为推动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广州力量。
广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从发展平台来看,“十四五”期间,广州将聚焦打造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典范,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战略引领,着力做强城市更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引擎”,为经济发展搭建厚实的平台,积蓄待发的后劲,有能力有条件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广州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的攻关期,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化,传统动能增长放缓,居民消费加快升级,创新进入活跃期,转型升级需要破解的改革和发展任务仍有许多,同时还面临着各大城市对高端资源要素的竞争,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着较大压力。
广州推动“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主持人:针对规划纲要草案中的新特点,各位有什么建议和适合广州的好做法呢?
曾庆洪:针对汽车行业,我建议:一是根据“十四五”规划做好战略设计和精准施策,加大对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精准扶持,政府牵头研究汽车产业和芯片产业重大课题和中长期发展规划,从各方面支持国内半导体行业布局自主车规级芯片设计、生产、封装、测试等环节,推动国内半导体企业发展壮大。二是推动汽车、芯片行业间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加快培育优质企业,开展技术合作,联合攻关“卡脖子”技术,促进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强链补链”。三是建立国内车规级芯片标准体系和认证测试能力。
刘若鹏:超材料这种新兴的制造领域,是从物理实验室和纯基础科学研究中分出来的全新行业。“十四五”时期,我们将继续加大对于底层基础科学的研究,深耕超材料技术领域,不断实现超材料技术的更新与迭代。
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如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广州正持续推动“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以及“一区三城”发展格局的形成。一是全面优化空间布局,聚力发挥“一区三城”作用,支撑“广深港”“广珠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以南沙科学城为主要承载区,以明珠科学园为核心区,整体导入中科院在穗资源及一批大院大所。二是全面优化创新能力体系,聚焦打造战略科技力量,支撑科创中心和科学中心原始创新力建设。广州谋划由钟南山院士领衔创建的呼吸领域国家实验室,已先行成立实体化机构广州实验室;争取设立张江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广州基地。三是全面优化科技创新生态,聚合国际创新资源,支撑大湾区国际创新枢纽建设。
广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十四五”期间,广州将完善战略创新平台体系,加快“一区三城十三节点”建设,发挥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作用和华南地区科技教育中心的优势,促进创新要素聚集,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抓住数字化转型机遇,加快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开发建设,推动“5G+”应用示范,不断拓展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大力发展在线医疗、在线办公等新业态,在消费升级的基础上构建多层次的数字生活环境,通过数字经济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湾区“软硬联通”有助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
主持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规划提出的一项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将发挥怎样的作用?
林勇:粤港澳大湾区一方面要实现基础设施“硬联通”和规则机制“软联通”。基础设施联通后,形成大湾区便利的1小时交通圈、经济圈、生活圈,另外是实现公共服务的联通,包括通信、医疗、社保等。同时还有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方面的联通。当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链、创新链中的各种梗阻被打通之后,国民经济从生产、消费、流通各个环节循环起来,就能够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另一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是现代服务业高度集聚的区域,尤其是服务业、贸易业发达,能够成为联通和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枢纽。
刘若鹏:“十四五”规划可以说是国家实现科技战略最重要的一个开局,在新形势下,想要做好科技创新工作,不仅要在数量上下功夫,在质量上、在体制机制和模式上都要花大力气。从“十四五”总体布局的角度来讲,这种创新的科技发展,不仅要解决“有无”的问题,还要解决“好坏”的问题。
许玲: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教育与人才两大要素非常重要。目前中国技能应用型人才与学科研究性人才出现倒挂,产业升级受到制约。粤港澳大湾区是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未来也将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目前粤港澳三地的职业教育各有特点和优势,但大湾区职业教育合作多属民间层面合作,缺乏国家层面主导的合作平台,定位和层次也有待提高。所以需要依托大湾区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将为三地提供合作平台,共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联盟及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建立起三地职业教育机构间的协调机制与对话通道。
“碳中和”政策将引发能源行业变革
主持人:在规划纲要草案中,首次设立安全发展专篇,对加强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对保障能源资源等作出具体安排。“碳中和”也意味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的转变,这对于您所从事的行业来说,有着怎样的影响?
郝振山:“碳中和”政策将对我国和全球能源行业带来变革。提前谋划和布局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多数能源公司的共识和探索方向。对中国海油来说,发展新能源产业不是一道选做题而是必做题。
王筱虹:由于环境要素(或污染物)之间具有协同和综合效应的特点,例如控制PM2.5的有效手段是从改进我们国家的能源结构入手,通过少用煤,进而减少颗粒物的排放。然而如果“减煤”的同时没有很好的清洁能源(或替代能源)来进行调控,其结果可能会引发其他的污染物大量产生。在环境治理上,我们已经掌握不少成熟有效的治理技术。但是有了好技术,也要有好的管控方式,好技术要和好的管控方式相挂钩,才能发挥出技术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控制住污染物的排放。
罗锡文:农业机械化等先进春耕生产正在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助推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纲要草案也提出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等相关说法。我们正在广州黄埔区开展无人农场的实验,这是实现智慧农业的一种途径,包括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等五大特点。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作业人员从繁重的驾驶操作中解放出来,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
“十四五”
声音
规划纲要草案中两个重要着力点是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以及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
——曾庆洪
“十四五”是我国在发展科技战略最为重要的窗口期,没有之一;要从国家层面上调动和覆盖全社会的科技创新力量,去支撑科技创新发展。
——刘若鹏
新发展阶段面临着新的任务,为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广东作为经济第一大省,要努力打造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在大变局中塑造广东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林勇
好技术要和好的管控方式相挂钩,才能发挥出技术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控制住污染物的排放。
——王筱虹
“碳中和”政策将对我国和全球能源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提前谋划和布局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全球多数能源公司的共识和探索方向。
——郝振山
需要依托大湾区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为三地提供合作平台,共建职业教育合作发展联盟及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建立起三地职业教育机构间的协调机制与对话通道。
——许玲
未来,我们希望通过先进的技术,将农民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将作业人员从繁重的驾驶操作中解放出来,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
——罗锡文
如何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广州正持续推动“1+1+4+4+N”战略创新平台体系的建设以及“一区三城”发展格局的形成。
——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
“十四五”期间,广州将聚焦打造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典范,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战略引领,着力做强城市更新、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双引擎”。
——广州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