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SDA1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26岁中科大数学家陈杲破世界难题,其父陈钱林谈“教育经”:

呵护孩子的创新能力

黄子宁
陈杲(图片来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官网)
陈钱林(图片来自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

  日前,放弃美国博导职位,选择加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的26岁数学家陈杲攻克复微分几何领域世界难题引起国际学界关注。

  这位年轻的教授曾被称作“天才少年”。他14岁考入中科大少年班,18岁赴美攻读博士,有着超高的“人生起点”。

  陈杲曾表示,他走上科研之路“离不开父亲的引导”。如今,其父亲陈钱林在佛山顺德工作,担任广东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在得知孩子取得学术上的成就后,昨日,陈钱林表示,他为孩子感到高兴,也感谢在孩子成长之路上给予他帮助的所有老师。“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共育,培育其个性化学习能力、呵护其创新能力也是关键。”陈钱林道出他的“教育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黄子宁

  “神童”的开挂人生

  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

  后生可畏,用这个词来形容陈杲一点也不为过。他放弃了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助理教授,今年加盟了中科大几何与物理研究中心,成为该中心的一名特任教授。

  年仅26岁,这名“90后”已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并惊艳众人。事实上,其开挂一般的人生从小就已开启。

  陈杲的父亲、广东顺德碧桂园实验学校总校长陈钱林曾介绍过他的一对龙凤胎——儿子陈杲、女儿陈杳于1994年出生在浙江瑞安,“女儿取名‘杳’,寓意‘深远和含蓄’;儿子取名‘杲’,寓意‘阳光和自信’。”

  在成长过程中,两个孩子天资聪颖的特性不断闪现。在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引导下,两人都在各自的学业上不断“跳跃”。

  在小学阶段,陈杲跳级两次,跳了3个年级,并选择不做学校统一布置的作业。9岁,陈杲就升学初中;12岁,他顺利完成初中学业,升学高中。对于许多孩子来说,12岁仅是读完小学六年级,而陈杲在这之后只用了2年,就升入大学。

  2008年,陈杲在读高二的时候,就报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最终通过高考,以超过一本线的成绩进入中科大的复试,并提前被中科大录取。

  陈杳也在16岁的时候参加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被首届教改实验班录取。

  在读中科大少年班期间,陈杲获奖无数,包括斩获全球华人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奖项等。18岁时,他以学校数学系第一名的成绩,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数学博士。

  论文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

  赴美求学后,陈杲走上科研之路。

  陈杲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攻读数学博士期间,师从微分几何世界最高奖维布伦奖得主陈秀雄教授。

  陈钱林告诉记者,陈杲取得的成绩离不开陈秀雄教授的指导,“他把陈杲引到微分几何研究的最前沿”。

  据《科技日报》报道,陈杲完成的论文《J方程和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日前在世界知名数学期刊《数学新进展》在线发表(《数学新进展》是国际数学界最权威的期刊之一,与《美国数学会杂志》《数学学报》《数学年刊》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顶尖数学期刊)。

  陈杲的研究成果是在稳定的前提下,解出陈秀雄、唐纳森独立提出的J方程以及知名数学家丘成桐等人提出的“超临界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的变形,在量子力学标准模型“厄米特-杨振宁-米尔斯方程”和与相对论紧密相关的“凯勒-爱因斯坦方程”之间建立起了一个桥梁。

  期刊《数学新进展》审稿人表示:“陈杲引入两个大胆的想法,解决了两个重要的方程,类似的结果极为罕见。”据悉,陈杲的论文已经引发国际数学界的关注,被美国科学院院士劳森等人第一时间引用。

  父亲的“教育经”

  强调个性化教育

  此前陈杲曾表示,他走上科研之路,离不开父亲的引导。“特别是爸爸引导我自学,让我免于作业的困扰和标准答案的束缚。”陈杲曾说。

  一直从事教育工作的陈钱林对子女教育有自己的一套方式方法,他说,自主学习和个性化教育在陈杲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发现陈杲对数学的兴趣后,陈钱林有意识地培养他往数学学科深入学习,一方面是强化对数学的兴趣,另一方面是排除干扰,让他更加专心地把经历投入在自己的兴趣学科上。

  “我让他放弃了一些学习项目,如艺术学习和教师普遍要求的书写训练等。”陈钱林说,在陈杲上了小学后,他怕儿子受到标准化作业的消极影响,就决定让他免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同时从数学入手,引导儿子学会自学。

  “陈杲读大学时选择了微分几何专业,电话中,他说数学是一门艺术,看得出他有多喜欢数学这门学科。”陈钱林说。

  在介绍自己的家教经验中,陈钱林还曾表示,自己倡导孩子“读书自由”。“我家每个房间都有书,两个孩子可以凭着兴趣去翻看,我也不定期地陪他们去书店,而至于买什么书,只要不是暴力、色情之类的,都随他们,我就是买单。”陈钱林说。

  另外,在日常教育中,陈钱林还注重呵护孩子的创新能力。

  “就像画画,以前俩孩子喜欢画画,正面画满了翻背面画,背面画满了再翻正面画。孩子很兴奋地说,原来一张纸背面的背面就是正面啊。尽管这是一件不起眼的事,但我鼓励他们说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发现,希望你们发现更多的规律。”陈钱林回忆说。

  家校共育是关键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校共育。”陈钱林说,在过去对两个孩子的家庭教育中,他遵循“配合学校课程教学”的原则,依此来制定孩子的学习计划。

  在课堂教育之外,陈钱林着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律习惯。例如在孩子读小学后,陈钱林引导孩子少做作业,多自学。

  “陈杲读高一的时候,隔天在家自学,读高二的时候,隔周在家自学。他取得的成绩与自主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陈钱林曾举例说。

  除了自学,陈钱林说,引导孩子立大志也是家庭教育的关键之一。此前,陈钱林在介绍家庭教育经验中提及孩子的志向培养,通过带孩子见各领域的专家教授、让孩子多读名人传记、讲述长辈的创业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的远大理想和人生志向。

 
     标题导航
~~~医务社工陈国荣以特别的方式为患儿带去欢乐和勇气
26岁中科大数学家陈杲破世界难题,其父陈钱林谈“教育经”:~~~
“北滘新闻官”培训班开班 广州日报一线记者授课~~~
~~~
~~~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跟着总书记学党史
   第A3版:迎接全国两会·学习笔记
   第A4版:迎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履职
   第A5版: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理论周刊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2版:创文特写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今日人物·关注
   第A15版:阅读·体育
   第A16版:湾区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小丑医生”可爱又暖心
呵护孩子的创新能力
很接地气+干货满满
佛山公告声明
佛山公告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