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6日电 “全党全国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团结一心,英勇奋斗,坚决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更大的胜利!”
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社会各界热烈反响。大家表示,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上,要发扬脱贫攻坚精神,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地处云南西北部的贡山县独龙江乡是“直过民族”独龙族的聚居地,曾长期与世隔绝。
“这些年独龙族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确实如总书记所说,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44岁的独龙江乡巴坡村监督委员会主任王世荣动情地说。
千年梦想,圆在今朝。脱贫攻坚带来的巨大改变,“王世荣”们都是见证者、参与者。
在广西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朵努社区,看完电视直播后,当地白裤瑶群众兴高采烈地敲起铜鼓、跳起民族舞蹈,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脱贫后的喜悦。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脱贫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增添了自立自强的信心勇气,说到了我们心坎里。”搬迁户黎仁才说。如今,他们一家人住上了新房,喝上了自来水,孩子上学、老人就医都非常便利。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脱贫攻坚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
“作为中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20多年来闽宁镇得到资金、产业、教育、文化、社会等全方位、不间断的帮扶,这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闽宁镇党委副书记赵超感慨地说。
近年来,东西部扶贫协作实现了从“输血式”到“造血式”扶贫模式的转变。“最宝贵的是给闽宁镇带来了多个产业,如今酿酒葡萄、设施园艺、肉牛养殖多点开花,百姓致富有了‘源头活水’。”赵超说。
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电视机前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扶贫车间负责人杨福林充满了干劲。多年来他一直跟随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白晶莹忙碌着蒙古族刺绣产业。
杨福林说:“总书记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工作方向,我们一定做好脱贫攻坚后续工作,逐步摸索出蒙古族刺绣产业与乡村振兴战略衔接点,依托刺绣产业带动农牧民们增收、致富,带领本土返乡毕业大学生造福家乡。”
仔细体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重庆市丰都县三建乡廖家坝社区驻村第一书记章烈感到肩上担子更重了。“乡村振兴,人才先行。我们要下大力气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引导一大批优秀人才到农村一线贡献智慧,努力以人才振兴带动乡村振兴。”章烈说。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总书记的讲话是总结、激励,更是新的号角。”北京市第五批赴内蒙古挂职团队领队、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王荣武说,我和同事们必须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进一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书写新的答卷。(记者胡璐、黄垚、高敬、范世辉、马丽娟、杨静、康锦谦、何伟、王建、周楠、李凡、王靖、陈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