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许晓芳、倪明)日前,华为机器视觉领域总裁段爱国宣布华为机器视觉要在智慧养猪上发力,并称华为5G智慧猪场ICT基础设施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将从端、边、云去构建智能猪场现代化生产体系。也就说,华为云将成为“智慧养猪”解决方案架构重要组成部分。
2020年1月,华为直接将Cloud&AI业务升至华为第四大BG,与消费者BG、运营商BG和企业BG并列为华为四大业务。但与其重视程度相比,华为云的发展在核心技术、组织架构设置等方面仍面临诸多掣肘。从数据看来,成立四年,华为云并未实现此前立下的“三年干掉阿里,跻身世界云五强”预期目标。
仍需攻克芯片“难题”
当前,云服务市场已经成长为万亿元级别的超级大蛋糕。无论是谷歌、微软、亚马逊,还是国内的BAT、华为,全都瞄准了这一市场。在云计算方面,云厂商在算力上的表现直接关乎其能否掌握行业主动权,更有观点认为,对于云计算服务来说,控制了芯片,就是控制了业务命门。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主要云服务提供商的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中,绝大多数设备芯片来自国外企业。因此,各巨头企业逐步将发展重心转向了芯片领域,百度、阿里等企业均表示将大力发展芯片技术能力,继续破解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
2月18日,百度公布了其2020年Q4及全年的财务报表,首次在财报中披露了其AI芯片业务的新进展——百度昆仑2代云端AI芯片即将量产,并将部署在搜索、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业务领域。
在2020阿里云峰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阿里云在软件层面已经达到世界顶尖水平,将持续加大在芯片、服务器、交换机、网络等领域的自研力度,加大投入重点吸引云服务器、网络、芯片、数据库、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攻坚人才。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就华为云产品近期发展计划向华为云进行了解,华为云方表示 “正在做计划”。
据了解,华为在2019年发布了以云服务器为主要应用的鲲鹏920芯片及AI计算处理器昇腾910后,并未在有关AI芯片研发上披露相关的计划安排。此前华为云与计算BG战略与产业发展部负责人张顺茂在谈及鲲鹏计算时,坦言 “这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是3年到5年,有可能是10年、20年。想要拿下这个市场,挑战才刚刚开始” 。
开垦“黑土地”任重道远
对于华为云,任正非曾定义为“黑土地”,意为华为云是可供千万家公司“种庄稼”的服务平台。从目前来看,被寄予厚望的华为云,却并没有像华为预想的那样,“三年干掉阿里,跻身世界云五强”。
2017年,华为才最终将云计算确定为战略方向,成立了专门负责公有云的Cloud BU。在宣告成立之初,华为云便遭到怀疑。有观点认为华为入局太晚,而云计算业务有很明显的排他性,后来者要追赶殊为不易。同时市场也质疑华为擅长硬件制造,在软件和服务上的基础不足,转型或将存在困难。
有业内人士指出,华为并非是典型的平台型企业,业务支撑体系上的服务商合作伙伴无法与BAT相比,在发展云客户方面有着天然劣势。
据IDC去年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按营收计算,华为已经进入三甲之列,但与阿里云差距较大。
在全球范围内,华为云与国际云服务大厂存在距离。日前,国际知名咨询机构Gartner发布的最新云厂商产品评估报告也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排名前五的云基础设施服务商分别为阿里云、亚马逊、微软、谷歌和甲骨文,华为并不在此列之中。
力量分散制约发展
资料显示,在华为布局云业务之初,华为将云业务部门拆分成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云业务,该部门在组织架构上属于云与计算BG,另一部分是个人云业务,该部门则被划分到消费者BG之中。直到2020年5月,华为才下定决心放弃私有化部署业务,并将公有云和私有云团队整合在一起,组建混合云产品部。
业内人士指出,个人云业务在组织架构上归消费者BG管理,但在云平台建设上却离不开云与计算BG的专家团队支持,“一个业务,两套班子”的管理体系无形中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阻碍。当前,云与计算BG和企业BG分属华为的两大业务部门,但两大BG在业务上甚至存在竞争可能,因此企业BG并没有将自己掌握的行业客户资源介绍给云与计算BG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