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不少市民都发现,佛山最近几年变得越来越美了:不仅“佛山蓝”经常刷屏“朋友圈”,身边曾经的“臭河涌”,如今也变成水清鱼游的滨水公园,行走在佛山的城区或乡间,处处绿意盎然、鸟语花香。
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佛山空气质量达到近年最优水平,改善幅度位居全省前列,空气质量六项指标全部优于国家二级标准,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1.0%,为“十三五”以来最高;截至2020年12月底,全市205条城乡黑臭水体全部通过整治验收,广佛跨界河流水质达到“十三五”以来最好水平。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全市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全面、深刻的变化,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亮点纷呈,为“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黄健源、佛环宣
图/佛山市生态环境局提供
回顾“十三五”——
“十三五”成绩单:
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提升群众幸福感
“十三五”期间,佛山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佛山生态产品不断丰富,群众生态环境幸福感显著提升。
2020年,佛山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显著,空气质量实现多个历史性突破,优良天数比例超过九成,空气质量六项指标首次全部优于国家二级标准,PM10、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浓度较“十二五”末期分别下降25.9%、43.6%、58.8%、24.4%、28.6%,均到达自2012年颁布新监测标准以来的最优水平。
同时,佛山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突出,达标率呈明显上升态势。2020年,佛山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13个国控及省控考核断面水质达标,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76.9%,劣V类比例为0。佛山水道横滘断面、西南涌和顺大桥断面水质从2016年劣V类提升至Ⅳ类,水质为“十三五”同期最好。
“十三五”以来,全市完成造林与生态修复面积27041亩,新建公园绿地面积650.35公顷,改造公园绿地面积502.64公顷,建成绿道里程1666.1公里。顺德区、高明区先后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荣誉称号,2017年佛山获得全国森林城市荣誉称号,2020年文明城市复核实现三连冠、第二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地级市)榜单。
污染防治攻坚:擦亮绿色发展底色 城乡焕发新颜
“近年来,佛山以污染防治攻坚促进城乡环境改善,绿色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十三五”期间,全市铝型材、建筑陶瓷、日用玻璃等传统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共淘汰整治各类高污染燃料锅炉、生物质锅炉582台;整治提升涉VOCs(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超3000家。
生态环境的优化和倒逼,正推动佛山经济走向绿色发展。2018年,佛山启动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工作,通过拆除重建和综合整治,形成一批高品质创新产业园载体。仅2020年就引入先进制造业26个,投资总额为619.15亿元;引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14个,投资总额为385.81亿元;引进现代服务业项目和现代农业项目6个,投资总额为117.33亿元。
“佛山通过城乡水体整治促岭南水乡逐步恢复生机。”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市已完成8条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205条城乡黑臭水体和30条农村黑臭水体整治验收,通过清理入河排污口、河涌清淤,实施生态修复、河岸工程、水网联通等,水景观逐步提升,重塑美丽岭南水乡。
环境系统治理: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发展环保产业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佛山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努力补齐短板,环境系统治理能力明显提升。一是城镇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显著增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61座生活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273万吨/日,累计建成管网7341公里,较2015年分别新增19座、48.1万吨/日、3221.4公里。二是固废收集处置能力跨越式增长。2020年,佛山市共有10家危险废物处置企业获得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处理处置能力为41.25万吨/年,较2015年新增了28.405万吨/年,其中焚烧能力实现了“零的突破”。三是环境感知新基建加速推进。截至2020年底,全市建成8个国控、6个省控、5个市控、33个区县点位空气质量监测自动站;建成2个国控、10个省控、13个饮用水源地、60个市级水质监测自动站;建成黑烟车电子抓拍点位119个、机动车固定遥感监测点位10个;扬尘源严格落实六个100%,逐步应用无人机和视频系统强化监控。
与此同时,环境基础设施投入同步拉动经济增长,环保产业异军突起。截至2020年底,全市环保企业约3600家,较2015年增加了近3倍,瀚蓝环境、盈峰控股、南华仪器三家主板上市企业市值约占全国环保上市企业总市值的9%。其中,瀚蓝环境和盈峰控股市值排名进入全国环保企业前列,环保产业有望成为佛山新型战略性支柱产业。
改革创新驱动:提升环境服务水平 优化营商环境
五年来,佛山改革创新驱动环境服务提升,营商环境不断优化。高明沧江工业园、顺德区华南机械城、容桂华腾金属工业城、龙江数字装备产业园等4个产业园区已实行环评降低管理和告知承诺制改革,截至目前共有108个建设项目实施环评简化。桂城街道、顺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均安金属表面处理中心已基本完成区域(规划)环评,即将纳入环评改革试点范畴。
作为全省首个试点城市,佛山自2017年4月起在全省率先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为全省全面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提供了佛山样板。2017年改革以来,全市共办理3547宗排污权有偿和交易业务,涉及交易总金额6422万元。经过前期三年的试行,鉴于改革措施有力、预期成效明显,2020年市政府决定对原管理办法进行适度修订完善后继续推行试点改革。交易改革明确排污权属,让企业吃下“定心丸”,更加安心扎根在佛山发展。
为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危废出路难题,佛山率先探索开展危险废物专业收集试点工作,通过加大危险废物处理处置能力、建成19个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试点单位,构建危险废物收集网络,并向产废单位延伸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服务,中小微企业危险废物处置难、处置贵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相比2019年,危废处置平均价格下降了三分之一。
健全法治机制:完善环境制度体系 依法推动治理
佛山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背后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不断完善。2016年,佛山对市环境保护委员会进行升格,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委员会主任,2020年,更名为“佛山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同时,对各区党委、政府,以及市有关部门建立“环保责任清单”,以“提醒函-督办-挂牌督办-市委书记市长督查令”四级督办体系强化对各区各部门履职情况的监督。“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发出督办提醒函212份,督办通知401份,挂牌督办47项,书记市(区)长督查令24份。
同时,佛山充分利用地方立法权,依法推动环境治理不断强化,先后颁布实施涉及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扬尘污染防治、排水管理3部环保领域地方性法规,并强化环保、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执法联动,其中佛山首创的移动源污染防治“环保取证、公安处罚”模式成为全国样板。
值得一提的是,佛山市生态环境局还斩获多项国家、省级荣誉。其中,2018年佛山市环境保护局监察分局获全国环境保护系统先进集体。2019年执法三支队获评国家生态环境信访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奖;佛山市生态环境局顺德分局获评国家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奖。
展望“十四五”——
生态环保引领:
积极应对碳排放达峰工作 加快形成绿色新动能
2021年是“十四五”时期的开局之年,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将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部署和远景目标,以勇挑重担的担当精神,不破不立的改革勇气,久久为功的政治定力,在高质量发展中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地位和关键作用。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佛山将突出生态环保在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应对碳排放达峰工作,以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倒逼能源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和生态环境质量协同改善,具体措施包括出台佛山市应对气候三年行动计划,开展佛山市温室气体清单编制、碳排放达峰情景研究等应对气候变化系列工作。
“佛山还将推动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业态、新动能,拉动绿色新基建,为绿色发展提供绿色动力。”该负责人表示,佛山将重点培育大型环保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国家环境服务业华南集聚区等创新创业孵化平台。配合推进佛山环保科技小镇建设,构建由源头到终端完整的固体废物处理产业链。鼓励环保企业创建国家、省或市工程技术中心,集中攻关臭氧、氮氧化物、农村黑臭水体等关键治理技术,在服务佛山市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为珠三角区域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破解深层矛盾:
深入打好水、大气、土壤、固废污染防治战
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佛山将从水、大气、土壤、固废等方面精准、科学、依法破解环境治理中的顽瘴痼疾和深层矛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战。
其中,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今年将全面实施佛山市“十四五”水生态环境规划,深入开展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持续推进佛山涌、南北大涌、北村水系、里水河、漫水河、九曲河、高明河等流域治理项目,改善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
在大气治理方面,围绕大气臭氧污染物进入下降通道和环境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全面推动协同高效的大气污染源头精细治理。今年,佛山将加快在禅桂新中心城区设立绿色物流区试点区域;推进绿色货运配送,推进干线运输车辆和城市内配送车辆分离;引导过境柴油车辆从中心城区外围绕行。
在土壤治理方面,以土壤安全利用的结果为导向,以建设用地和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治理修复为重点,协同推进土壤、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佛山将探索启动村级工业园、城市更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项目,推动佛山市国土空间优化、土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
构建治理体系:
探索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体制改革新路径
“我们将不断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依法治理水平,探索生态环境治理机制体制改革新路径。”佛山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佛山将科学开展生态环境领域立法工作及修订工作,继续跟进《佛山市河涌水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工作进展,不断提升全社会生态环境法治意识,营造全民守法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加大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打击力度,以环评、验收、监测等工作为切入点,继续整治第三方环境技术服务领域弄虚作假乱象。
该负责人表示,佛山将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监管制度体系,健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制度,逐步改变以环评及批复为依据重心的环境执法检查方式,加快适应以排污许可证载内容为依据重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执法监管模式,将排污许可证执法检查纳入年度执法计划,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加大无证排污和擅自降级管理的违法打击力度。“我们还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其他领域综合执法队伍间的执法协同,厘清权责边界,强化联动执法,形成执法合力。”该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