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艺岭南
从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到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杨克见证了文坛30年来的哪些盛世?广东青少年诗歌教育的经验是否能够向国内外推广?履新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他将如何带领诗人为中国发出铿锵之声?昨日下午,针对全国读者关注的话题,本报记者对杨克进行了一次高端访谈。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波
广州文化名家当选中国诗歌学会会长的首例
广州著名诗人杨克当选中国诗歌学会会长,这是中国文坛关注的焦点,更是广州文化名家当选这个国家一级社团、全国性学术团体掌门人的首例。
记者从会议上获悉,在当代诗坛上,杨克是“第三代实力派诗人”和“民间写作”的代表性诗人。从20世纪80年代步入诗坛到现在,30多年的时间里中国诗歌的道路,杨克基本都经历过。
杨克的11部中文诗集、4部散文随笔集和1本文集,曾被翻译为16种语言在国外发表。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主任、云山讲座教授。曾任广东省作家协会专职副主席,《作品》文学杂志社社长、总编辑。
杨克表示,中国文化拥有悠久“诗教”传统,从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到艾青、闻一多,各个时代的伟大诗人无不是社会和时代的观察者、思考者、记录者和推动者。新时代诗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丰富素材和写作挑战。亟待诗歌精品淋漓尽致地昭示“宅兹中国”的民族自信。
据悉,中国诗歌学会是1994年由中国作家协会申报,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批准成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登记注册的全国性国家一级社团,是全国性的学术团体,是诗人、诗歌理论家、诗歌编辑家、诗歌翻译家和诗学教育工作者自愿结合的社会团体,是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
当选中国诗歌学会第四届理事会会长,杨克告诉记者,“诗者,天马行空,洒脱不羁;人者,悲天悯人,感悟万物,两者合一,方能达到诗品人品的至臻。”他说,诗歌学会是民间性学术团体,当然有草根性、专业性、联谊性和可以理解的松散性乃至随性、散漫、活泼等特性。但如今,中国诗歌学会应当服务大局、人民和诗人,“诗人要相亲而不是相轻,要求大同存小异,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对话
为天地生灵和蔚蓝星球发声
广州日报:您在广东大力践行青少年诗歌教育行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作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您在青少年诗歌教育方面还有哪些想法?
杨克:在互联网时代,想要找准儿童诗歌教育的方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除连续多届举办“小学生诗歌节” 外,广东的“诗歌进校园”“人文岭南少年行”等活动,让诗歌真正融入到了孩子的日常生活当中。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广东的一些教育实践,或将在国内推广,加大全国青少年诗歌教育的力度是正确的方向。
广州日报:作为首个当选中国诗歌学会会长的广州诗人,能否谈谈接下来的工作思路?
杨克:接下来的工作,会根据中国作协的部署,在学会党支部的领导下,与副会长和理事们沟通协商,才能成为新一年的工作思路。
作为屈指可数、冠以“中国”的诗人团体组织,我们深深明白中国当代诗歌不仅属于中国人,也属于全世界。中华文明始终处于世界文明的主流,在全球化的新世纪,中国诗人拥有天然优势,将能发挥文化使者和国家名片的巨大作用。期待更多有情怀、有抱负的中国诗人,融入世界民族之林,吸纳多元文明精华,从世界视野和人类未来出发,为天地生灵和蔚蓝星球发声。
广州日报:您的那首《我在一颗石榴里看见了我的祖国》在海内外被广泛传诵,能否谈谈这首诗的创作?
杨克:我写这首诗时,紧紧抓住石榴与祖国这两个关键词,展开联想。石榴很大,我们国家也很大;石榴籽很多,我们中国人口也很多;石榴籽是透明的、亲密无间的,因而紧紧抱在一起的各民族儿女的心是水晶一般的。诗通过颇具匠心的意象,表达事物间暗含的关联性,这种比喻上的相关联性构成了这首诗的主旨。
这首诗很有想象力与张力,意象缤纷而环绕主轴,象征有多义性,包含多重喻指,饱含深情大爱,语调、语气、语感和整个语境也很舒服,我觉得这是读者喜欢它的原因。优美、明亮、开阔是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