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广发“英雄帖” 寻一流设计师

广州变电站“七十二变”

广州变电站景观与功能设计国际竞赛启动,嘉宾在台前合影留念。
110千伏中旅变电站采用限高布置并配建足球场,成功探索变电站功能与居民区的融合。
110千伏凌云变电站外立面利用通透式穿孔铝透板及仿真绿化材料,完美融合周边环境。
110 千伏艺苑变电站运用钢结构技术,采用新型彩钢板、垂直绿化、彩绘、限高设计等措施,有效缓解了占用公园景观的影响。

  专题

  广州,是目前国内拥有变电站最多的省会城市,110千伏及以上的变电站有371座。随着城市经济实力的发展、市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外界对变电站的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广州的变电站不仅数量在增加,品质也在提升。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探索建设了一系列富有设计感和互动性的变电站,一改过往变电站“灰头土脸”“呆头呆脑”的刻板形象,摇身变成集科普、运动、美观、绿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美丽建筑,与城市环境融为一体,成为变电站的“广州样本”。

  为了进一步提升变电站的“颜值”和“内涵”,为国内外城市提供大城之治的“广州经验”,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共同举办广州变电站景观及功能设计国际竞赛,向世界一流设计团队广发“英雄帖”,助力广州变电站实现“七十二变”。

  文/李天研 图/骆昌威

  匠心独运 变电站也能拥有“多重身份”

  1 中旅变电站:居民区的绿荫足球场

  家住环市东路的谭先生,晚上经常到建设大马路的一个天台足球场踢球。“周边高楼林立,凉风习习,高楼的灯光和足球场形成都市运动休闲的独特场景,体验很好。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条件这么好的运动场地十分难得。”

  他所不知道的是,这座建筑其实是2009年投产的110千伏中旅变电站。当年,环市东路中环广场拔地而起,附近还有广东国际大厦、广东电视台等标志性建筑,用电需求大,对环境的要求高。如何在居民区旁边建变电站?广州供电局创造性地将其与小区球场合建,实现变电站与周围建筑融为一体。

  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旅变电站采用限高布置,在楼顶配建一座足球场,一层是商铺,地下有停车场,集合能源、商业、交通、休闲运动等多功能于一身,充分利用空间,改善周边生活配套。从附近的高楼俯瞰,建筑的第五立面(天台)一片绿荫,在“石屎森林”中格外养眼。这个位于环市东核心商区的项目,邻近多个居住小区,成功探索变电站功能与居民区融合。

  2 凌云变电站:“隐身”CBD的绿色景观

  来广州出差的刘先生,住在珠江新城一家五星级酒店,每次走过正门那一条绿意盎然的小路,看着路旁精致恬雅的白色小楼房,都有种闹中取静的感觉。没想到,这座小楼房,其实就是110千伏凌云变电站,负责为东塔及周边区域供电。

  珠江新城是广州用电负荷最密集的地方,平均每0.5平方公里就有一个110千伏变电站。2015年投产的凌云变电站,位于广东省博物馆北侧、广州图书馆东侧,正门前就有一家五星级酒店。怎么让变电站“隐身”,是摆在设计者面前的一大难题。广州供电局通过限高,最大限度优化内部电气布局,把所有配电装置布置在综合建筑楼内,外立面利用通透式穿孔铝透板及仿真绿化材料,与周边环境融合。

  在现场,凌云变电站掩映于一排树木身后,树木的高度正好挡住建筑,间隙透出外墙的仿真绿植,看上去就像酒店的造景。在面向广东省博物馆的一侧,变电站露出金属色泽的方形外立面,与省博四四方方的“宝匣”设计呼应。2017年,清华大学的学生调研团来到这里,感叹:“变电站竟与环境如此融合。”

  3 猎桥变电站:珠江边的“月光宝盒”

  每天上下班经过猎德大桥的贾先生,最近发现桥脚一个项目正在施工。身为猎德居民的他,将是该工程的受益者,这里在建110千伏猎桥变电站,未来将让他们家的用电更有保障。

  在CBD一线江景、广州塔对岸的城市黄金位置建设变电站,广州供电局请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负责白云机场3座航站楼建筑设计的陈雄担纲。陈雄在外立面采用穿孔铝板,银白色的外立面,白天柔和轻盈,夜晚玲珑剔透,宛如“月光宝盒”,一改传统变电站灰色沉闷的面貌。

  陈雄还为猎桥变电站增加了“科普性”和“公共性”两个关键词,在“宝盒”内部增设电力活动展厅,为公众提供科普参观,在第五立面(屋顶)设置了一个对公众开放的绿化观景平台,让建筑融入沿江绿带之中。“市民可以坐在这里赏览珠江、广州塔。观景的同时,这里也是别人眼中的风景,成为周边高楼俯瞰的一片绿洲。”陈雄说。

  与城共生 未来变电站将继续“变身”

  广州向全球发“英雄帖”征集变电站方案

  广州的变电站将会更美、功能更优、与市民关系更融洽。1月16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与广东电网广州供电局共同举办广州变电站景观及功能设计国际竞赛启动会,向世界发出“英雄帖”,邀请院士、国内外一流设计机构设计大师参与新一轮变电站的设计,推动广州变电站建设与城市发展双融合。

  本次大赛的关键词是“景观和功能”,设计师们不仅要考虑变电站的“颜值”,还要思考变电站的“内涵”,让变电站好看又好用,与城市和居民产生良性互动。广州供电局规划发展部项目前期科高级经理王毅说:“竞赛的初衷,一是想让变电站融入城市的发展里,二是融入居民的生活中,给城市更多的正面影响,更好解决邻避问题。”

  这些面向全球征集方案的变电站在哪里?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主要位于核心商务区、高密度大型居住小区、滨水景观带、西关文化核心区、教育院校区、产业园区等区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普利兹克”获奖大师领衔

  广州变电站景观及功能设计国际竞赛分“院士组”“专业组”与“公众组”三个组别,共设奖项超70个,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

  院士组将由院士领衔,直接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孟建民、崔愷、曾获得“普利兹克”奖的国际建筑设计大师矶崎新及其团队等国际大师参加设计。每名大师将对1处变电站进行设计,每处形成不少于2个比选设计方案。

  专业组将公开接受国内外专业设计机构参与比赛,重点筛选国内外知名设计机构与设计大师。海选约15家设计团队正式入围;每家设计团队按指定分组进行设计。每处变电站将形成3个比选方案,并评选出1个优胜方案。

  公众组将接受高校、社会个人或团体报名参赛,对指定变电站进行设计,设计以体现创意为主。届时,将邀请专家、业主代表等进行评审,通过记分、投票方式选出一、二、三等奖,并根据网络投票结果选出最佳人气奖。

  院士专家说

  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大型基础设施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但是,目前许多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注自身功能而忽略其艺术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空间品质的提升。本次国际竞赛,通过设计的力量来拉近市政设施与市民的距离,推动变电站融入城市发展,这项工作非常必要,也非常有意义。

  ——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

  以往我们把变电站作为构筑物或设备对待,未来对设备美学、大型设施进行美学处理,是一个趋势和方向。在这方面,本次国际竞赛是一个具有引领性的活动,也是行业风向标。特别是在广州率先对变电站的设计征集,可能对全国都是一个带动,是建筑设计界的重要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孟建民

  变电站作为城市不可缺少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邻避问题”。本次国际竞赛尝试通过设计的力量让变电站的景观与功能充分融入城市的发展,我认为这样的尝试和理念是非常有意义的,也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201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矶崎新

  如今,广州已发展成一座现代化城市,拥有现代化的生活设施和基础设施,包括完善的配电网。但大型变电站往往都有碍市貌美观,为此,我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让这些变电站与周边环境相协调,让整体环境更赏心悦目。

  ——贝氏建筑师事务所总裁贝建中

  变电站通常被人忽视,作为设备建筑,常常被认为是次要空间。但变电站在市区醒目易见。我们感到十分荣幸,能够参与此次竞赛,因为变电站建筑非常重要,是城市面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GMP建筑师事务所合伙人施特凡·胥茨

 
     标题导航
广州文交会打造“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平台~~~
~~~——致广州市民的一封公开信
~~~
广发“英雄帖” 寻一流设计师~~~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牢记嘱托再出发
   第A5版:以“双统筹”夺取“双胜利”
   第A6版:要闻
   第A7版:要闻
   第A8版:理论周刊
   第A9版:理论周刊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广州文明导报
   第A12版:创文特写
   第A13版:身边纸
   第A14版:今日人物·关注
   第A15版:湾区
   第A16版:体育·阅读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DA13版:顺德金版
   第SDA14版:新区势
链高端文化资源 聚全球文化精品
打造法治标杆城市 护航广州行稳致远
莞番高速计划明年底通车
广州变电站“七十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