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版: A8版 上一版  下一版
2020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暨广州公益慈善盛典在广州举行

慈善盛典 湾区力量

大湾区慈善盛典在国际媒体港举行。
粤港澳大湾区慈善发展合作倡议发布。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疫情影响下,无数社会组织与爱心企业着力复工复产的同时,投身疫情防控与脱贫攻坚双战线。2020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暨广州公益慈善盛典(下文简称“大湾区慈善盛典”)围绕聚焦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目标任务和“决战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的年度话题,结合防控抗疫的时代课题开展,全景式展现湾区慈善力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赞、林琳 

  实习生江雨婧 通讯员廖培金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1月5日,由广州市民政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广州市慈善会联合广东省慈善总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慈善会主办的2020“大湾区慈善盛典”拉开帷幕,数百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各城市的政府部门代表、企业代表、专家学者及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善长仁翁齐聚广州。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0广州慈善榜,该榜设置了捐赠榜、影响力榜、文化榜三大榜单,还设置了2020年度“特别致敬慈善人物”和2020年度“特别致敬慈善团队”。

  2020年“社会责任影响力企业榜”格外凸显企业的抗疫力量,以及企业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在慈善盛典上针对这两大热点进行话题推广和奖项设置,褒扬在抗击疫情期间表现出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以及在脱贫攻坚方面成果显著的品牌。

  相关负责人表示,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在此次疫情中,不仅积极捐款捐物,也因应疫情防控需求调整支持策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高效抗疫;同时大力推动区域扶贫工作,凝结成一股扶贫湾区力量。

  慈善之歌 打造慈善“品牌”

  据悉,早在2019年,广州市民政局、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和广州市慈善会便携手打造了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暨广州慈善盛典,将已举办两届的大湾区社会责任论坛与广州慈善盛典深度融合,通过各类方式携手责任企业投身公益慈善,倡导社会责任和社会创新。

  这场从社会参与发起,到政府指导推进,探索企业社会责任之路的慈善活动在大湾区渐次开展,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领域与公益慈善界一大盛事。慈善盛典通过各种创新手段,携手责任企业,加强湾区城市之间的公益慈善交流合作,为有需要的群体和领域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帮助,为粤港澳大湾区慈善公益事业出一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大湾区慈善盛典创新创作了《湾区慈善之歌》,歌曲以“善美大湾区”为主题,曲风阳光、大气磅礴,歌颂粤港澳大湾区慈善互联互通的大格局,为这一慈善“名片”打下口耳相传的品牌基础。

  此外,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9个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慈善会共同发起“粤港澳大湾区慈善发展合作倡议”,从配合党委政府、完善服务体系、推动行业建设、培养人才队伍、弘扬慈善文化以及建立协作机制六大方面合作发展。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慈善盛典将继续加强大湾区的慈善联动工作,为广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创建“慈善之城”汇聚慈善力量,彰显盛典慈善担当的态度和职责。

  指数助力 科学监测慈善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中国慈善联合会秘书长助理马天昊在活动上发布了《第六届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指标体系》。据悉,该指数由中国慈善联合会自2007年起组织研发,于2011年发布首届指数研究报告,此前指标体系已历经5次升级迭代,目前为第6次改版,以分项指数和综合指数得分的高低客观反映各城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水平。

  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新版指数评估指标体系的基本结构由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政府支持、抗击疫情、脱贫攻坚“六个方面”,搭配规模、结构、贡献、可持续性“四个维度”构成。新版指数的指标体系包括通用指标和特色指标两个子指标系统,满分为120分。其中通用指标体系共设置47个指标项,满分100分,包含“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政府支持”四个方面,经实践检验可用性较强。

  此外,新增的特色指标体系共设置12个指标项,满分20分,包含“抗击疫情”“脱贫攻坚”两个方面,特色指标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城市慈善事业的发展特点进行适应性调整,能够更为及时直接地反映出慈善事业在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上述负责人透露,各地民政部门与慈善组织普遍将“指数”作为衡量其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创建“慈善城市”也纳入部分城市发展的顶层部署之列,为全国各地促进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特别致敬慈善人物陈开枝扶贫故事:

  扶持6万多名贫困孩子走出大山

  “有人认为,过了2020年,中国就没有扶贫任务了,觉得扶贫工作一劳永逸,其实这是个误解。”1月5日,2020年度广州慈善榜公布,曾任广州市常务副市长、市政协主席,现为中国扶贫基金会第七届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和百色市荣誉市民的陈开枝入选“特别致敬慈善人物”。24年来,他走进百色115次,助学引资累计4亿多元,扶持6万多名贫困孩子走出大山。事实上,他的助学范围并不仅仅是百色,还包括内蒙古、甘肃等地区。如今,已过81岁的他依旧为教育扶贫事业四处筹措资金。“生命不息,扶贫不止”成为他的口头禅。

  2005年3月,陈开枝年满65岁退休了,那时他已经到过百色50次。大家都说:“老人家可能不会再来了。”陈开枝却公开说道:“只要健康地活到85岁,我一定再来50次。”2017年8月,陈开枝提前8年实现了100次到百色的诺言。有人问他,“以后还会有101次吗?”身旁老伴回答道:“他的第二个100次再出发!”

  在百色,几乎没人不知道“黄文秀”。1996年,百色3.6万多名儿童失学辍学,中央决定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广州对口帮扶百色。陈开枝多次前往百色扶贫考察和带动社会多方开展捐助活动。黄文秀作为先进分子接受嘉奖,得到教育扶贫资助,走出大山成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硕士,学成后又回到大山建设家乡,投身扶贫一线,却于2019年因山洪灾害牺牲。2020年6月,百色教育基金会决定在10年内举办100个文秀班,覆盖所有百色市县区中学,招收品学兼优、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给予每人3000元资助,传承黄文秀的精神。在陈开枝的牵线搭桥下,不到4个月,已落实10家企业捐款1300多万元。

  “我始终坚持要集中力量搞教育,因为只有教育可以解决代际贫困。”他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有了知识和技能,不但可以养自己,也可以养别人”,并提出作为社会力量扶贫,要关注困难孩子的读书问题,而且强调可以把困境儿童面临的挑战分成不同的类别,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另外,他也一再提出,目前社会比较关注的是农村的贫困情况,很少关注到城市也有相对贫困人口:“未来,我们既要思考农村的问题,也要思考城市的问题,思考社区的工作怎么做。这个工作是永无止境的。”

  慈善榜报告:五年再回顾,广州“人人慈善为人人”

  大湾区慈善盛典发布了2020年广州慈善榜分析报告,结合广州慈善捐赠榜5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提炼广州慈善的历年变化,展望未来发展,让外界更加直观和系统地了解广州慈善事业。

  据悉,已举办5届的广州慈善榜一直以来将捐赠10万元以上的单位和捐赠1万元以上的个人作为采集对象,捐赠榜的低门槛让更多市民可以名列其中,体现了“人人慈善为人人”的广州氛围。2020年度“广州慈善榜”上榜单位及个人捐赠金额再创新高,累计捐赠总金额达14.8亿元,较2019年增幅达54.3%。

  个人捐赠:小额多量 人人慈善

  广州慈善榜分析报告显示,广州慈善榜五年累计上榜捐赠超38亿元,三年增长率超50%,上升势头明显。2020年,上榜爱心个人累计捐赠额达1.56亿元,上榜人数再度出现大幅增长,增长率超过80%。五年来,上榜个人以大额捐赠为主,年捐赠超100万元的个人捐赠额占比68%,人数占比为2%;年捐赠在1万元到5万元的小额捐赠人数较多,占比超过75%。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慈善的 “小额多量”特点呈现出了“人人慈善”的基本态势。

  企业捐赠:“基本盘”稳固且不断扩大

  2020年,广州慈善榜机构累计捐赠37.09亿元,占比96%,上榜机构历年捐赠总额呈整体递增的趋势,自2018年以来增长率均超过50%,2020年度首次捐赠总额突破10亿元。而在数量上,在2016年至2019年四年间,广州慈善单位捐赠榜上榜机构数量一直维持在300家左右,2020年度达到546家,增幅明显。

  报告分析认为,连续五年上榜企业是广州慈善捐赠的一股持续而稳定的力量,历年的捐赠总额也呈现整体上升的趋势,每年占比均超过30%,2016年达到44%。由此可见,广州慈善捐赠的“基本盘”稳固且在不断扩大。

  展望:多措并举 开拓捐赠渠道

  广州慈善榜榜单是广州最全面、最权威的慈善捐赠榜单之一,是观察和分析广州慈善捐赠以及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窗口。未来,广州慈善如何撬动更多活力,聚力社会爱心,共建“慈善之城”?报告建议:加大慈善信息化技术投入,开拓慈善捐赠渠道;做好捐赠维护,巩固扩大广州慈善捐赠的基本盘;营造人人参与的慈善氛围,巩固提升社会捐赠热情;完善监管体系,确保慈善资源落到实处。

  此外,报告指出,广州应该进一步推动慈善氛围的构建,实现慈善活动的广覆盖和常态化,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尤其是提升公众参与慈善支持慈善的热情。而房地产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是广州慈善捐赠的主力,未来在做好已有捐赠企业维护的基础上,有关部门和慈善组织可多接触这类潜在捐赠对象,了解其捐赠意愿,发展新捐赠人,巩固和扩大广州慈善捐赠的基本盘。

  社会责任影响力报告:

  全景展现湾区企业抗疫扶贫新力量

  1月5日,作为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暨广州公益慈善盛典的重头戏,广州日报数据和数字化研究院(GDI智库)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报告》。该报告聚焦粤港澳大湾区“9+2”座城市的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力。

  围绕2020年企业慈善、抗疫、扶贫攻坚三个方面,报告涵盖了“粤港澳大湾区社会责任影响力榜(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抗疫先锋企业”和“粤港澳大湾区扶贫攻坚企业”三大内容,入选本榜单的企业涉及13个行业大类,其中,制造业、房地产业和租赁与商务服务业上榜企业数最多,分别为26家、17家和11家。

  抗疫先锋:集中企业优势防疫抗疫

  粤港澳大湾区抗疫先锋企业奖项根据大湾区企业在疫情期间捐款捐物总价值、员工防疫情况及疫情期间员工福利保障、复工复产力度等方面表现进行评价,同时参照考量志愿帮扶、疫情防控宣传、新技术防疫抗疫三个领域表现,进行综合评定。

  入围“2020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抗疫先锋企业”涵盖房地产行业、商务服务业、制造业等多个行业。其中,广州不少企业不仅捐钱捐物、发挥各自优势做好公共服务与各项保障工作,同时也因应疫情防控需求调整支持策略,有效利用企业资源高效抗疫,展现出极大的社会责任感,为疫情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输血”“造血”精准脱贫

  “粤港澳大湾区脱贫攻坚企业”榜单则通过企业数据、媒体报道等多方面了解企业扶贫投入、工作形式以及扶贫的持续性、创新性,对企业在贫困地区的资金和人力投入情况进行考察,综合考虑企业扶贫项目在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产业建设方面的创新性和帮扶效果。

  其中,资金捐赠是企业扶贫最重要的方式之一。2017年,为推动“慈善之城”的建立,广州出台政策文件鼓励企业参与慈善事业,企业捐赠支出可享受税收优惠,同时协助捐赠方与受赠方的需求对接。2020年是“广东扶贫济困日”设立10周年,当年广州社会各界认捐款物达3.37亿元。

  在“输血式”扶贫的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企业也在通过产业导入与项目培育积极推进“造血式”扶贫,充分发挥自身在资金、产业、人才、渠道、信息和管理等各方面的优势,助力区域扶贫工作顺利开展,凝结成一股强有力的扶贫力量。

 
     标题导航
   第A1版:头版
   第A2版:要闻
   第A3版:要闻
   第A4版:开篇开局
   第A5版:出新出彩
   第A6版:评论
   第A7版:要闻
   第A8版:要闻
   第A9版:要闻
   第A10版:经济
   第A11版:湾区
   第A12版:今日人物
   第A13版:区街
   第A14版:健康有约
   第A15版:教育
   第A16版:体育
   第DGA13版:东莞新闻
   第FSA13版:佛山新闻
   第SZA13版:深圳新闻
慈善盛典 湾区力量
如遇哄抬房价、虚假销售市民可拨12345投诉举报
广东省2021年夏季高考综合改革政策解答发布
郑群同志逝世
广州3条线路入选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华融公司原董事长赖小民一审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