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巡199个班 当个驻“心”校长

广州日报 2025年10月31日 姜永涛

  校长和孩子们一起用餐。

  校长在操场上听取孩子们的心声。

  探校中山迪茵公学

  清晨6:40,中山市迪茵公学校长贺优琳的身影准时出现在教学楼,除了出差和放假,这位校长每天至少把全校每个班级巡一遍,经常是超过两遍。这个让家长放心、老师安心、学生舒心的习惯,贺优琳从中山纪念中学校长的岗位退休后,又带到了新创办的中山市迪茵公学。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姜永涛 通讯员刘小潮

  巡班是为了走进孩子心里

  2020年是中山市迪茵公学最艰难的起步阶段,已经退休五年的贺优琳扛起校长的重担。为什么坚持每天巡校?他回答:“巡视校园我能第一时间了解师生的各种状况,也能发现一些安全隐患,随时提醒管理者。更重要的是,巡班让师生有机会天天见到我,他们可以随时向我反映情况,也可以随时找我聊天,这样我也真正走进教学中心,走进老师心里,走进孩子心里。”

  在这所万人大校的校园里,每天晨昏,师生们都能看到贺优琳的身影。到了饭点,贺优琳与孩子们共同进餐;每天晚上,校长在隧道口护送小学部学生回宿舍就寝。学校199个班级,校长每天至少巡一次,经常都是巡两次以上。

  贺优琳的巡班有固定路线却无固定课表,有时驻足聆听教师授课,有时记录教室设备需求,更多时候是与孩子们眼神交流。在他看来,校长办公室不应该成为师生眼中的“神秘地带”,教育需要“面对面的温度”。

  高二年级的小陈说:“有次考试失利,我正在走廊发呆,贺校长路过竟然叫出我的名字,还拍拍我肩膀说‘人生是长跑,不必在意一时的快慢’。”在老师们看来,贺优琳就像学校的“活地图”和“数据库”,不仅熟悉每个角落,更储存着无数关于学生的温暖细节。

  强调教育需要真实环境

  下午3:00,学生在“松果乐园”上课。孩子们通过种子解剖互动装置,观察罗汉松的种子结构,这是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直观教学。“教育需要真实的场景,”贺优琳说,“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不是考试机器。”迪茵公学始终秉持“环境育人”的理念,校园内有占地2200多平方米的十大主题植物科普探究园,是中山首个校园集成型生境花园。十大主题园区各具特色:从揭示植物生命奥秘的松果乐园,到构建传粉昆虫共生世界的蜜源花园;从传承中医药文化的百草药园,到多感官探索的香草花园。该园区集生态展示、科普教育与互动体验于一体,校内十大主题花园融合科学知识与沉浸式实践,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小学领域独具特色的生态研学新地标。在迪茵公学,除国家课程外,还开设了科技、体育、艺术、劳动等各类160多门特色选修课,致力于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并发展自己的潜能。

  该校教学成绩亮眼,三届高考已助力三千余名学子步入大学殿堂,其中不乏考入知名高校的优秀毕业生。五大奥赛成绩跻身中山市前列,部分学科领跑全市。小学、初中教育教学质量优异,连获中山市教学质量评价一等奖。

  走进“心”里、驻进“心”里——

  走进教学中“心”

  走进老师“心”里

  走进孩子“心”里

  让家长放心、老师安心、学生舒心

  执教者说——

  “校长办公室不应该成为师生眼中的神秘地带,教育需要面对面的温度。

  人生是长跑,不必在意一时的快慢。

  教育需要真实的场景,我们培养的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不是考试机器。”

广州日报湾区周刊·资讯W12日巡199个班 当个驻“心”校长 姜永涛2025-10-31 2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