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级”文学作品改编为何能出爆款?

广州日报 2025年10月27日 孙珺

  《许我耀眼》剧照

  记者观察

  我们通常会认为,大部头、重量级文学作品因为题材厚重、情节丰富、人物命运跌宕起伏以及自带IP属性等,更适合影视化。但近年来一些改编自短篇或散文等“轻量级”文学作品的电视剧频频火爆,如改编自李娟散文作品的《我的阿勒泰》和改编自张悦然中篇小说《大乔小乔》的《许我耀眼》。这是否意味着文学作品影视化出现了新的风潮?当下观众的审美是否更偏向“轻盈”感?

  其实,《许我耀眼》《我的阿勒泰》能够成功出圈并非偶然。它们都精准地切中了当代观众对高品质、强共鸣内容的深层需求。

  首先,剧版在改编上填补了叙事空间,甚至重塑了人设与内核。《我的阿勒泰》剧集抓住了李娟散文中“去爱,去生活,去受伤”的生命力,并通过镜头语言将其视觉化,实现了从文字意境到影像诗意的成功转换。在保留原著核心气质的基础上,增加了李文秀与巴太的纯爱故事。这种改编既维持了原著的文学质感,又满足了剧集对叙事结构和戏剧张力的要求。《许我耀眼》将原著《大乔小乔》中略显阴郁的姐妹纠葛,调整为更符合当下审美的势均力敌的博弈。故事重心也更偏向女性在情感中的自主性与成长。这种“内核升级”让故事更契合年轻人的期待,也更易引发共鸣。

  其次,剧版的改编更贴近现实。《许我耀眼》聚焦女性成长,将原生家庭创伤、职场生存博弈、情感抉择困境等议题巧妙融入叙事。主角许妍敢于正视自己的野心,努力奋斗,这种真实的人物形象让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我的阿勒泰》则展现了主角李文秀在大城市追寻梦想受挫后返回家乡,在草原上找到梦想与现实的另一种可能,传递出坚韧乐观的精神,呼应了都市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压力的释放需求。

  另外,叙事节奏与形式创新使这两部剧很受年轻人欢迎。受微短剧风潮影响,这些轻量级改编剧多采用快节奏叙事,如《许我耀眼》中的许妍在职场和生活中迅速应对各种挑战,情节紧凑不拖沓。同时,在形式上也有创新,如《我的阿勒泰》以写作为贯穿故事的主线,将散文文字转化为富有诗意的影像语言,给观众带来独特的视觉体验。

  而二者利用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也促使其火速出圈。《我的阿勒泰》《许我耀眼》在各大社交平台热度爆发,大量的“二创”视频和解读帖进一步扩大了剧集的影响力。

  说到底,文学改编影视剧的成功,不在于它是重量级还是轻量级,而在于创作的诚意、创新的勇气以及对时代情绪的精准把握。这也是精品化内容对快餐式流水线生产的胜利。如果说重量级作品的改编是“满汉全席”,那么轻量级改编就如同“分子料理”,两者并无高下之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影视盛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珺

广州日报文化周刊A6“轻量级”文学作品改编为何能出爆款? 孙珺2025-10-27 2 2025年10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