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作家进校园有何不可?

广州日报 2025年10月23日 付迎红

  据“武汉大学研究生会”微信公众号消息,10月20日,武汉大学文学院邀请著名作家匪我思存参加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创意写作行业导师受聘仪式,并开展“网络文学新变之我见”的主题讲座。

  文体名人进入高校总是会引发讨论。不出所料,很多人看到这则消息,字里行间都透露出满满的质疑:一个网络作家,还是一位专事言情小说创作的写手,如何能登上武大这样的讲堂开班授课?名校文学院向她“屈尊”,那是万万不能的。

  说实话,对于这种论调,我毫不意外。因为在许多人的观念深处,都有一条关于文学的“鄙视链”。严肃文学被视为阳春白雪,承载着思想与艺术的重量;网络文学,则被归为下里巴人,是供大众消遣的快餐读物,难登大雅之堂。而聚焦情爱的言情小说更处于鄙视链的底端。有人认为写这类网文的,多半是一群缺乏文化底蕴、只会迎合市场的“写手”,与真正意义上的“作家”相去甚远。

  但我想说,武大请匪我思存当行业导师,应当是师出有名的。就实践而言,传统文学教育和文学写作往往存在隔膜,更多培养的是学术研究和文学批评人才。但对于文学创作尤其是创意写作来讲,写作最需要的是实践。而匪我思存作为顶级的畅销书作家和影视编剧,作品经过了市场检验,能让观众乐意掏钱购买,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她的加入,可以为学生带来一手的、鲜活的“行业实战经验”,这是大多数学院派老师所无法提供的。如果一些年轻学子能通过他们的分享激发写作兴趣、理解市场规律,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类似匪我思存这样的网络作家受聘高校教职已不罕见。早在2013年,唐家三少、天蚕土豆、血红等网络作家就已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授课。在体育、传媒领域,这样的例子也有不少。作为在各个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他们对于自身职业和专业领域发展有更加直观和清醒的认识。每一次学界和业界的相互交融碰撞,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新的思考,给予学生更大的成长空间。所以,武大此举不是在“拉低身段”,反倒是一次积极有为的尝试,体现了一种开放、务实的教育理念。

  大学与名人往往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免不了被公众打量和审视。也正因如此,公众的质疑也好,不信任也罢,都可以理解。当然,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高校在邀请网络作家进校园之后,不妨再多作一些补充解释。比如,完善相关聘用标准和程序、不定期公布其校内授课情况、分享他们给文学院学生培养方式带来的改变等,这也是推进社会认同的关键一环。

广州日报评论A4网络作家进校园有何不可? 付迎红2025-10-23 2 2025年10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