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博(右)

李京蔚

王梓润
我们是冠军!62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孙嘉晖
近日,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州赛区比赛已经陆续开打,颁奖礼仪志愿者登场,成为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都传递出专业、温暖和美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据介绍,这批颁奖礼仪志愿者中不乏名校学霸,来自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王梓润当年的高考成绩在河北省定州市文科考生中名列前茅;而来自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的张博是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来自暨南大学的李京蔚曾经旅居西班牙7年,熟练掌握多种语言……她们因为共同的梦想走到一起,期待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碰撞出激情四射的火花。
新丝路模特赛获奖者再绽光芒
在众多礼仪志愿者中,身高1.76米的王梓润以出众的气质和谈吐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她还在读初中时,就曾获得新丝路模特赛市级一等奖。
现在就读于中山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王梓润当年的高考成绩在河北省定州市文科考生中名列前茅,南下求学的经历让她开阔了视野,更加珍惜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非常荣幸能成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颁奖礼仪志愿者。”王梓润表示,她有过在中韩交流活动中做迎宾服务的经历,这也为她从事礼仪志愿服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点燃了她对跨领域文化交流的热情。
“读高中时,我曾负责学校校庆活动的主持工作,在千人瞩目的舞台上发言,锤炼了我沉稳的台风和控场能力,我深刻体会到大型活动中细节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王梓润说,“进入中山大学后,我参加了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广州国际车展上,将过往接受的培训和学习所得展示在国际舞台上,这坚定了我以专业服务传递温度、连接四方的信念。尤为珍贵的是,参加此次颁奖礼仪的培训,从规范严谨的流程演练,到对服务细节的极致打磨,这些不仅提升了我的能力,更让我领悟到颁奖礼仪作为赛会文化窗口的重要性。我渴望以我所学,高标准、零失误,为赛会增光添彩,为嘉宾与健儿提供卓越的赛事体验,彰显大湾区青年的风采。”
以支教热忱赴全运之约
张博现在是一名就读于华南理工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一年级的学生,她性格温和,态度诚恳,踏实沉稳。这位东北姑娘在广州就读期间开阔了视野、明确了志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人,于是她投身到支教工作当中。
“我曾参与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项目,本科毕业后到贵州省黔东南州台江县支教一年。”张博说,“在台江县第三中学支教期间,担任七年级五个班级的历史教师,除课程教学以外,还担任学生会指导老师,组织策划并主持参与大型文艺演出,这是一段非常难忘的经历。”
支教服务期结束后,张博获评黔东南州优秀教育帮扶专家、台江县优秀西部计划志愿者,她希望有一天可以再续前缘。
张博之前参加了十五运会田径项目测试赛志愿服务,作为负责赛事保障的志愿者,她的主要职责是赛后引导服务。如今,离十五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她表示,“作为一名十五运会的礼仪志愿者,我对这场盛会充满期待,深知肩负着展现赛事风采、传递体育精神的重任,我将始终保持微笑、热情和耐心,用专业服务为赛事添彩。”
多语优势助力跨文化互动
来自暨南大学的李京蔚曾经旅居西班牙7年,这段异国他乡的经历让她对“运动国度”有了全新的了解,参与体育盛会便成了她人生的小小愿望。现在,她终于有机会以礼仪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见证颁奖时刻的激情与荣光。
李京蔚告诉记者,她小时候随父母侨居西班牙东南部的滨海城市阿利坎特,吹着地中海带着咸味的风,爱上了游泳等户外体育运动。
李京蔚出生在广东湛江,她熟练掌握多门语言,当然,最熟悉的还是普通话和粤语。
“作为一名小语种专业的学生,我曾在课程中学习过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礼仪文化,这让我在志愿服务中能更好地应对跨文化交流场景。”李京蔚说。
“我觉得十五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更是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重要窗口,其意义早已超越体育竞技本身,在这场盛会中,每个细节都承载着青春与梦想,每位参与者都是文化交流的使者。”李京蔚说。
她在西班牙读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边打工边上学,家人也很鼓励她走向社会尝试不同的工作,希望她去看看世界。这段经历也让她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开朗自信,学会照顾自己和他人,学会独立生活,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