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3月26日,广州市玉岩中学初一学生迎来为期5天的“春假”。(资料图片)受访者供图
近日,广州某学校一张与“秋假”安排相关的截图引起了家长关注。有家长为此询问学校:放不放秋假?怎么放秋假?
据记者了解,目前广州市有学校正在探索放不放、怎么放秋假和春假的问题。秋假和春假该不该放、怎么放?怎样才能让春秋假既有意义和价值,又能让家长安心,学生开心?回答这些问题的关键,都在于不能“一刀切”,而是要以生为本、因地制宜、一校一策,学校需要决策(放不放)、计划(怎么放)的空间,学生和家长也要有可以选择的空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谢泽楷、林欣潼、魏丽娜
家长心愿
二孩家庭希望孩子同时放假
双职工家庭期待学校“托底”
近日,有家长向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透露,其孩子就读的广州市某小学在家长会上就学校计划中的“秋游加项目式学习”方案,向家长征询意见。
据介绍,该小学计划推出为期5天的综合实践活动,将传统秋游与项目式学习结合,让学生在户外场景中完成探究任务。家长也可以根据学生和家庭的需求和选择,自主安排5天假期,但要配合学校履行相关手续。通过家长会向家长详细说明活动设想后,目前该校在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具体实施方案仍在进一步完善中。
该家长表示,为期5天的“秋游加项目式学习”,在家长眼里就是放秋假。
如何看待秋假和春假?不同家长的需求不同,想法也自然不同。上述家长表示,她赞成学校这一为期5天的安排。不过,她原以为有了秋假,就可以错开法定节假日,与两个孩子错峰出游,但因为该校的秋假计划可能会按低、中、高年级,分不同时间段开展,她目前还是会选择让孩子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两个娃一个读高年级,一个读低年级,放秋假的时间不一样,也就没办法安排全家人一起出行。”
市民陈女士的孩子在另一所小学读一年级。她表示,如果学校放春秋假,她会非常支持。相较于收费,她更关心学校具体的春秋假计划、安全保障等问题。她特别希望学校能负责学生春秋假期间的活动,例如组织学生进行集体研学等。“我们是双职工家庭,家长一般较难请假,如果孩子放了三到五天的春秋假,学校又不组织统一活动的话,相当于把孩子‘闲置’在家给老人家带,不符合春秋假的初衷。因此学校有必要托底,为孩子们安排具体的活动计划。”
陈女士建议,学校可以联动社区和乡村、博物馆、科技馆等公共资源,组织安全性较高、能让孩子进行探究学习的研学活动。“比如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在附近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高年级学生到周边的特色乡村体验民俗文化,增长见识等。”
教育部门
对春秋假持审慎、开放态度
支持各区、各学段因地制宜探索
学校会以怎样的方式放春秋假?春秋假的收费方式、安全保障以及春秋假期间家长是否需要请假照管孩子等问题,受到家长关注。
关于春秋假安排方面的政策,据悉,广州市教育局在《2025—2026学年广州市义务教育学校校历》中“鼓励有条件的区结合实际,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关安排请于当学期开学前报市教育局备案”。
对于鼓励中小学放春秋假的具体规定,广州市教育局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州市对于中小学设置春秋假持审慎和开放的态度。目前,广州市并未在全市层面统一强制或广泛推行春秋假制度,也未明确表示鼓励或反对,而是强调不搞“一刀切”,支持各区、各学段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进行探索。
对于家长关心的监护安排、收费管理等问题,广州市教育局表示:“春秋假的设置不仅仅是调整校历那么简单,还涉及多方面社会因素的协同配合。例如,家长的监护安排、我国现行的劳动休假制度、家校共育的理念落实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环境等,都需要综合考量。我们理解,学校在考虑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如校外活动收费管理、学生假期安全保障等具体问题。对于这些实际问题,我们将密切关注各方面的探索情况,积极研究,并在必要时推动出台相应的配套指引或措施,确保任何假期安排都安全,有序,有益于学生成长。”
案例
尊重学生与家长意愿
让假期成为“行走的课堂”
今年3月26日,广州市玉岩中学310名初一学生迎来为期5天的春假(包括周末两天)。在学校组织下,同学们前往中山、珠海,开展为期3天2晚的研学实践活动。此举让玉岩中学成为广州市公办中学中首个试行春假的学校。据了解,目前该校正在制定秋假计划,可能于今年11月中下旬开展,为期5天(包括周末两天)。在计划中,此次不只为初一年级学生安排秋假活动,初二、初三、高一、高二等年级的学生也将放秋假。
拒绝“一刀切”,是该校实行“春秋假”的原则之一。除了学校组织的秋假研学活动以外,学生和家长也可自行安排孩子的秋假活动。此外,根据学生和家长的意愿,学生也可在校自习,学校将提供食宿,并安排专人负责。据介绍,玉岩中学已把春秋假定为学校的品牌活动,并将其纳入学校整体管理,力求让春秋假成为具有意义的“行走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