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陈薇薇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忧子
9月23日下午,“穗湘聚力 合伙发展”座谈会在湘麓山庄举行。现场,广州日报与长沙晚报、广州市广播电视台与长沙市广播电视台、广州市体育局与长沙市体育局、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与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等齐聚一堂,以文旅、媒体、体育、企业等多维度对话,共同谋划两地区域联动的未来蓝图。透过一组组对话,座谈会不仅聚焦于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十六运会的接力协作,更着眼于双城在文化、产业、美食等领域的深度合作,推动两地发展机遇与活力的深度融合。
广州日报对话长沙晚报:
全运会报道如何共同创新
广州日报与长沙晚报,一个是“日报”,一个是“晚报”,分别是广州和长沙的市委机关报。在全运会报道中,如何相互借鉴,共同创新?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副社长、总编辑柳剑能介绍,在“全运年”这一非凡年份,广州日报立足传播好湾区发展答卷、广州城市形象,策划推出贯穿全年的《湾区好运》全媒体传播工程,以“湾区办好运、发展有好运、人人行好运”为主线,在新媒体端口,推出系列主题报道、创意视频、爆款短视频、融媒产品,打造了众多10万+乃至百万+爆款。同时,以纸媒为载体,在重要节点推出重磅特刊。
此外,广州日报还举办了一系列线上线下传播活动,充分展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新面貌、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成就,彰显广州发挥大湾区核心引擎作用,举全市之力“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彰显一座城,幸福一座城”的生动实践。
“长沙米粉和广州肠粉见面了,我们都是全运粉!”长沙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周艺笑言,这条稿件就是由广州日报微博发布,再由长沙晚报转发,在社交媒体刷屏,可见长沙与广州媒体开展的创意互动,已经开始携手打造爆款了:“这也意味着十五运会和十六运会已经紧密相连。”
他表示,为全心全力做好十五运会报道,长沙晚报将推出“湘约大湾区、筑梦全运会”的相关策划,不仅展现体育湘军、奥运湘军的力量,还将积极开展一系列宣传:“广州、长沙都是美景、美食众多的城市,未来将通过打造‘文旅双城记’‘美食双城记’令两城接力全运,让全运会的情感和话题无缝衔接。”
广州体育对话长沙体育:
老场馆焕新带来“全运红利”
十五运会和十六运会要如何实现联动?广州市体育局副局长贾俊峰介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期间,广州注重优化色彩设计与赛事氛围,加强场馆升级改造,实现“旧场馆、新场景、赛场景”。十五运会将是智能化程度最高的一届,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一体推进场馆智能化升级和无障碍、全龄友好改造,为赛时保障和赛后运营提供数智化支撑。例如,天河体育中心体育场外围环场铺设了近千米的专业健身跑道,二层平台增设700米全天候健身跑道。他说:“这些因全运会而增设的公共体育资源,都将在赛后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全运红利。”
“学习”与“合作”则是长沙准备办赛的关键词。长沙市体育局副局长吴伟辉从两个维度来探讨广州与长沙在体育方面的互动。他表示,湖南是体育大省,长沙在十六运会举办期间将作为主要赛事承办地,希望广州为长沙提供更多的成功经验:“希望通过加强两地体育产业的协作,加速两地在政策、措施、做法等方面的融通,通过两届全运会的接力举办,加快两地体育产业和市场的进一步融合。”
文化产业对话:
文艺精品+文创IP赋能城市形象
从广州歌舞团的《英歌》《醒·狮》《龙·舟》“岭南三部曲”到广州芭蕾舞剧院的《白蛇传》,广州市文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演艺事业部副总经理李贝介绍了近年来广州出品的众多文艺精品。
她透露,接下来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的开幕式上,集团旗下的院团都将登场,用艺术表达、诠释粤港澳三地同根同源又各具特色的文化故事。在文创产品方面,广州礼物也将实现与全运会深度融合,推出带有全运元素的英歌舞盲盒手办、荔枝酥全运礼盒等。
中广天择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集慧分享了如何借“文化+旅游”“文化+科技”助力打造网红城市打卡点的经验与思考。
他表示,要加强内容策划、强化叙事内容,让IP和文化创意为城市赋能,同时还要加强大型活动策划,希望通过结合赛事等盛会,将之转化为城市对外推广和旅游的助力。另外,他还提出将加强产业融合,把长沙精品旅游线路、文化创意产品等优秀文化历史资源进行整合,健全长效运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