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3日,“两情湘粤 全运接棒”主题活动在长沙举行。

活动现场,演员们在朗诵《沁园春·长沙》。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薇薇、申卉
珠水流淌,湘江寄情。
当粤语歌曲《海阔天空》唱响橘子洲,当《沁园春·长沙》的琅琅书声洒落星城,当光影诗画秀装点湘江两岸,一场跨越多城的创意互动之旅来到了收官站。9月23日,“两情湘粤 全运接棒”主题活动在长沙举行,广州与长沙双城以联动之姿揭开了合作新篇章。
2024年12月,“十五运·十五城”系列活动于北京首站首发,自此开启了跨越南北、横贯东西、多城联动的创意互动之旅,将十五运会之风吹遍大江南北,让更多人相约十五运相约广州见。来到长沙前,活动已先后在全国十七座城市留下足迹。此次收官站落子湖南,源于十五运十六运的全运接棒,源于粤湘联动、好运相连、共襄盛会的紧密关联。
全运为媒,湘粤联动,这场收官活动为即将于11月9日在广州开幕的十五运会和2029年在湘举办的十六运会持续预热。
花城星城 “湘”当合拍
这几天,“广州塔去长沙出差了”刷屏社交平台。没想到“广州塔”真的出现在湘江江畔。9月23日晚,这座岭南地标以拟人化姿态“空降”橘子洲头,瞬间拉近了两地距离。与此同时,一场名为“长沙,请接好‘运’”的全运之火传递同步启动,广州中信大厦与长沙湘江两岸通过楼体大屏实现跨城联动,全运火炬在珠江与湘江之间“腾跃流转”,完成一场跨地域、强视觉的“云端接力”。
如何让一场体育盛会走进百姓生活?答案就藏在这样的创意里。选择湖南长沙作为“十五运·十五城”活动的收官之城并非偶然,在这背后,是两座城市的深厚渊源与互补优势。
地理人文的紧密相依,是两地牵手的渊源。广州,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面朝大海,联通世界;长沙,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倚靠湘江,创新崛起。虽山水相隔,但高铁两小时即达、日均百趟列车穿梭,文化相亲,“湘粤CP”天然合拍。
体育基础的交相辉映,是两地跳动的脉搏。广州,国际体育名城,三届全运会、一届亚运会的举办地,更有世界田联接力赛、广州马拉松赛、国际龙舟邀请赛等助力迈向国际赛事中心,体育基因深植千年商都血脉;长沙,奥运冠军的摇篮,熊倪、刘璇等体育明星闪耀体坛,成功举办首届全国青少年三大球运动会,2025年4月长沙奥体中心开工,为十六运举办奠定基石。
这一次,借全运会契机,这对“湘粤CP”强强联手,齐力推动体育与文化、经济、旅游等领域更深层次融合。收官不意味着结束,而是区域协作的新起点,将为两地共同迈向更高水平发展注入全新动能。
双城联动 共谱新篇
当橘子洲夜幕降临,江天暮雪光影剧场流光溢彩,“两情湘粤 全运接棒”主题活动在璀璨夜景中启幕。湖南与广州的各界人士相聚一堂,共话战略合作愿景,期待两地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谱写体育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兴旺、城市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特别的惊喜如约而至。广州带来了一个特别的礼物——一艘融合两地文化的“全运龙舟”。龙舟竞渡,同舟共济,它不仅承载着广州人民对长沙人民的深情厚谊,更象征着体育文化的薪火传递、拼搏精神的生生不息,以及两地人民共同期盼十五运、十六运圆满成功的美好梦想。
“十五运·十五城”活动圆满落幕,这不仅是终点,更是新征途的起点。当11月9日全运圣火在广州点燃时,粤港澳大湾区不仅将迎来荣耀时刻,更将聚集整个中国期待的目光。四年之后的2029年,全运会将迎来历史性突破——首次登陆中部地区,花落湖南。届时,湘江珠江两岸必将再次沸腾,湘粤儿女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全运盛会。
两情湘粤,何止于情;全运接棒,不止于赛。广州再度向全国发出共赴11月全运的诚挚邀约,也期待2029年在湖南相聚,见证体育精神在三湘大地续写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