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孙文西,半部中山史

百年老街 焕新开放

广州日报 2025年09月22日 张翔宇

   孙文西路上的黄包车雕塑。

  孙文西路骑楼修葺一新。

  漫步在中山孙文西路步行街,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南洋风格的骑楼、精致的木雕灰塑、古色古香的招牌……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香山古城的往昔辉煌。一条孙文西,半部中山史。从昔日的繁华商埠到今日的文化地标,孙文西路走过百年岁月,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也记录着这座城市商业文明的演进轨迹。承载中山百年商埠记忆的孙文西路步行街改造工程目前正如火如荼进行中,预计于今年“十一”节日期间开放,百年老街即将迎来全新面貌。在孙文西路步行街即将重新开放之际,一起重温这条百年老街的“前世今生”。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通讯员钟轩

  香山商埠的诞生:从“十八间”到迎恩街

  孙文西路位于广东中山市城区石岐铁城西门外,西连津渡(石岐河),南绕烟墩山,东达仁山(即现在孙中山纪念堂),构成“山、水、城”的格局,也成为石岐商业、文化、交通中心。

  唐宋时期,岐江河岸位于烟墩山下,也就是如今孙文西路一带,岐江作为水路交通枢纽,滨岸贸易初具雏形。至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香山立县,县城选址于仁厚乡(今石岐至南区一带),县署设于城内正中的仁山脚下(今孙中山纪念堂处),当时整个城区唯有西门外有街道和较密集的民居,被称为“西门外街”(今孙文西路的雏形)。这里商贾、手工业者聚集,逐渐形成相对固定的18间商铺店栈,“十八间”的地名由此而来。

  明代时期,西门外街也称迎恩街,成为当时的县域商贸旺地。迎恩街东西走向,大庙下位于其中段,南北走向,两街垂直相交,商铺不断扩展,形成了香山当时最大的“商业圈”。

  蝶变重生:中山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诞生

  20世纪80年代后,孙文西路周边的民族路“小商品市场”“女人街”、悦来路“金都城”、中山路“第一城”等周边商业街(商业体)渐次兴起,孙文西路在严峻的商业竞争环境中,竞争力日渐下降。为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重塑孙文西路的繁华旧貌,1997年8月20日,中山市政府结合旧城改造,分两期对孙文西路进行施工改造。至1998年9月19日全面竣工,历时一年多时间,中山第一条商业步行街、改革开放后国内最早建成的文化旅游步行街之一——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诞生。

  全新征程:从传统街区到文旅地标

  2022年,中山正式启动香山古城保护活化工程,这是中山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旧城改造的重点项目。项目以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为轴,以绣花功夫精心修复步行街历史风貌,重新续写古城新篇章。

  2024年8月10日,完成了保护活化项目(一期)东段先行区改造,建成启用香山剧场,中山百货大楼等地标建筑完成修缮。

  2025年1月1日,主街地下综合管网的升级改造工程完工。

  2025年2月15日,按照“南北分侧、先北后南、依次施工”的原则启动项目第二阶段施工。

  从2025年5月8日起,石岐街道持续加快推进建设工作,做好骑楼改造的最后冲刺工作。

  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推进和香山古城保护活化项目的启动,如今的孙文西路步行街焕然一新,今年以来,孙文西路历史文化街区客流量超600万人次,重现近二三十年未见的活力。

  这个长假,让我们相约孙文西,漫步在修葺一新的骑楼长廊下,感受历史与现代的碰撞交融,共同见证这条百年老街的华丽蜕变。

广州日报广东A10百年老街 焕新开放 张翔宇2025-09-22 2 2025年09月22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