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奖作品《仙女座核心》。

摄影师于楚弘、杨奇、梁伟棠(从左到右)与作品合影。
星空之梦,照进现实。近日,三位广佛“追星者”梁伟棠、杨奇、于楚弘,凭借一张令人惊艳的仙女座星系照片《仙女座核心》,捧回了被誉为天文摄影界“奥斯卡”的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2025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总冠军,并荣膺“年度天文摄影师”称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冯嘉敏 图/受访者提供
大赛最高荣誉 全新视角拍下惊艳之作
作为世界顶级天文摄影赛事,由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主办的年度天文摄影师大赛被称为天文摄影界“奥斯卡”。此前,来自佛山南海的摄影师梁伟棠已在该项赛事中两度获奖,曾获得2022年度的恒星与星云组冠军和2023年度的星系组亚军。
在今年的大赛中,梁伟棠与来自广州的摄影师杨奇和于楚弘共同拍摄的《仙女座核心》,从众多全球顶尖作品中脱颖而出,一举拿下星系组冠军和大赛最高荣誉。
仙女座星系(M31),这个离我们最近的大型星系,距离银河系约250万光年,是夜空中最常被拍摄的目标之一。在作品《仙女座核心》中,三位摄影师却以全新的视角展示了这一熟悉的天体,揭示了星系发光核心的复杂结构。“这张照片不仅仅是为了捕捉仙女座的美,更是为了展现其演化的动态过程。”梁伟棠表示。
他们的创新尝试获得了大赛评委的认可。有评委认为:“这张照片的一大优点是没有将星系整体全部展示(而是仅对核心进行特写)。仙女座星系已经被无数次地通过望远镜以各种方式拍摄过,很难想象竟会有新照片能够增加更多细节。”
这张照片之所以被选为冠军,有评委表示:“我们立即被保留核心附近如此多细节的技术成就所震撼,我们意识到它应该被重视。”还有评委表示:“这是一张从远处看非常引人注目的照片,但也包含了足够的细节,经得起仔细审视。简而言之,拍摄这些数据需要很高的技巧,而以如此酷炫的方式呈现则需要良好的判断力!”
在得知获得了大赛最高奖项后,梁伟棠直言:“能与大家分享宇宙的美丽,我们感到非常高兴!”
因热爱而结缘 三人共同捕捉浪漫星空
对于星空的共同热爱,让这三位来自广佛的“追星者”成为“星友”。其中,梁伟棠来自佛山南海,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如今从事天文相关工作;杨奇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从小就爱看《十万个为什么》里的天文部分,近年专注深空摄影;于楚弘同样在广州成长与工作,负责本次项目的星场处理。
他们选择拍摄仙女座,既是偶然,也是必然。事实上,梁伟棠对仙女座的兴趣由来已久:“我第一次用我的第一台深空望远镜拍摄M31时,就被它巨大的星系盘震惊了。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使用了不同的望远镜来捕捉M31的不同区域。”
“真正让我印象深刻并启动这个项目的是,去年年底,我在自己的天文台安装的最大口径的牛顿式望远镜拍摄的第一张仙女座星系照片。这个望远镜能捕捉到无数微小而暗淡的恒星,螺旋臂上的恒星格外令人惊叹。”
在创作过程中,他们通过位于西班牙的一个天文台,使用自动化平台来控制望远镜和仪器进行夜间拍摄:梁伟棠完成了项目规划、Ha信号处理和核心Ha细节的加入,杨奇完成了数据收集和预处理、LRGB的宽带图像色彩合成和旋臂细节强化,于楚弘负责星场处理。
他们的共同努力,最终凝结成一幅令人惊叹的作品。
不止于获奖 希望点燃更多人的星空梦
距离梁伟棠首次在该项大赛中获奖,已经过去了三年。在这几年的工作中,梁伟棠明显感觉到,越来越多年轻人加入到天文摄影的行列中,“90后”甚至“00后”开始变成主力。“中国天文摄影社区发展迅速,因为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他们不仅专业知识储备丰富,更有能力做出出色的成绩。”
不过,梁伟棠也坦言,目前国内天文摄影师仍属少数。他们希望在天文摄影方面继续努力,吸引更多人关注宇宙、理解宇宙。“天文摄影师通过照片,在将天体物理学知识传播给公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帮助人们了解宇宙样貌及其内部发生的事情的最直观的方式。”
近年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不断突破,以及《窗外是蓝星》等影视作品的热映,越来越多普通人得以“近距离”感受星空。“普通人仍然无法进入太空目睹那里的景象,中国太空探索项目的成功给了我们希望,或许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去那里亲眼看看。”在梁伟棠看来,天文摄影正是一座桥梁,“天文摄影捕捉的是属于外太空的物体,我们可以先通过照片来满足自己,并梦想有一天能亲眼见到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