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数字标签的应用,标志着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迈入数字化新阶段。
拿着预包装食品查找生产日期,但是翻来覆去找不到;想要研究一下配料表,看看成分,却因为字体过小而看不清……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比如,厂商受限于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版面,为了符合法规要求,不得不缩小字体把所有相关信息列上;生产日期喷码设备定位不够精准,导致日期喷码位置比较随意;有些预包装食品厂商想利用实体标签版面较小的现实因素浑水摸鱼,误导消费者。
此次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的推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消费者关心的问题。数字标签,能够将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上的相关信息通过数字化技术或手段展示,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解决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问题。
目前,已有明确规定,通过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展示生产者详细地址的,可在实体标签中简化地址标注,同时还鼓励数字标签二维码与包装上其他二维码整合,实现多码合一。仅这两项简化,就能够有效减少食品厂商包装材料和印刷油墨使用,达到节能减排和减碳增效的效果。
从长远看,全面落实数字标签是大势所趋。数字标签可展示的还包括配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地信息、食用方法、产品追溯、食品安全与营养等信息。传统实体标签一经印刷便无法修改,数字标签展示内容不得篡改,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或更新,同时确保信息修改过程可追溯。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对食品厂商企业自身的数字化能力提出了一定要求。这也将推动所有预包装食品厂商逐步实现数字化管理模式。
食品厂商企业也可以数字标签为契机,推动企业全面数字化转型,在工序数控化、数字化研发设计、物联网区块链保障食品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等更深层次的数字技术应用上发力,为食品厂商企业发展提质增效。
(摘自《光明日报》 作者:陈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