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鲨现身南海近岸珊瑚礁区

海南是我国沿海发现鲸鲨的主要省份之一
广州日报 2025年09月17日 杜娟

  监测人员观测到的鲸鲨体长约8米,通体斑点清晰可见。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杜娟 通讯员陈志强、唐宏

  图/南海生态中心提供

  近日,南海生态中心珊瑚礁调查监测研究团队在海南文昌海域开展珊瑚礁生态系统预警监测时,记录到海洋中最大的鱼类——鲸鲨。这是多年来团队在南海近岸珊瑚礁区域监测过程中首次观测到鲸鲨这一大型珍稀濒危动物。

  抓拍到8米鲸鲨的珍贵画面

  监测人员利用水下相机成功捕捉到这一珍贵画面。此次观测到的鲸鲨体长约8米,通体斑点清晰可见,游动姿态缓慢而平稳,显示出良好的健康状况。在其周围,聚集着较多的军曹鱼和鮣鱼,它们通过获取鲸鲨滤食时剩余食物饵料获益,与此同时,鮣鱼也在帮助鲸鲨清理体表附着物。

  专家表示,鲸鲨对栖息地的水质和食物资源要求极高,被视为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指示物种。鲸鲨现身文昌近岸珊瑚礁海域,直接反映该海域水质清洁、饵料生物丰富、人类干扰得到有效控制,是海洋生态健康的有力见证。

  三亚等海域有鲸鲨现身记录

  有研究显示,海南是我国沿海常发现鲸鲨的主要省份之一,海南岛附近水域存在一个相当规模的鲸鲨栖息地。近年来,三亚、北部湾等海域也有鲸鲨出现的报道。鲸鲨出现在近岸珊瑚礁区,可能是鲸鲨种群从外海逐渐向近岸扩展的一个表现。

  此次鲸鲨造访珊瑚礁区,是南海海洋生态向好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南海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取得实效的有力证明。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加强海洋生态与资源保护,南海生态质量稳步提升。《2024年南海区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显示,南海近岸海域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珊瑚礁等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为主。我国南海正焕发出愈加蓬勃的生机,成为人与海洋和谐共生的蓝色家园。

  鲸鲨档案

  鲸鲨是海洋中最大的鱼类。成年鲸鲨体长可达10余米,体重约10吨。其显著特征是宽大扁平的头部、遍布背侧的白色斑点和棋盘状横纹,以及一张宽度可达1.5米的“巨口”。作为目前已知三种滤食性鲨鱼之一,鲸鲨主要以浮游生物、大型海藻、小乌贼和小型鱼类为食。尽管体形庞大、外貌尽显威慑,但它们的性情十分温顺,不会主动攻击人类,甚至常与潜水员互动嬉戏。由于其游速缓慢(平均仅5公里/小时),鲸鲨易于被捕获。目前,鲸鲨已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等级,在我国被列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广州日报都市新闻A10鲸鲨现身南海近岸珊瑚礁区 杜娟2025-09-17 2 2025年09月17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