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记者近日获悉,由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指导深圳市烹饪协会制定的《无堂食外卖食品安全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正式实施。据了解,该标准内容涵盖许可资质、场所设施、采购贮存、加工制作、包装封签、配送管理及食品安全信息化与追溯等关键环节,为无堂食外卖业态提供了一套安全规范。
何为“无堂食外卖”?该标准指出,无堂食外卖指不设堂食区域、仅通过第三方平台接收订单并将食品配送至消费者指定地点的餐饮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标准加强了对冷食、生食、现榨果汁等高风险食品的管理,要求设置专间或专用操作区,并详细规定了温度控制、消毒措施及人员卫生等细节。
同时,该标准全面推行“食安封签”制度,要求外卖包装使用一次性封签;鼓励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建设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接入视频监控将后厨操作实时公开,以提升透明度和消费者信任。
针对无人机配送等“空中配送”新模式,标准提出了包装抗压、防漏及标识等方面的具体要求,推动智慧配送与食品安全的有效融合。此外,标准还建立了全链条追溯与信息化管理机制,鼓励平台与商户应用区块链、AI监控和智能温控配送箱等技术,实现从原料到配送的全程可追溯。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表示,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推动深圳市无堂食外卖行业向标准化、透明化、智能化迈进,保障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城市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