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蒋偲 通讯员欧怡君摄影报道)记者近日获悉,深圳地铁16号线二期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即将正式开通迎客。该线路共设8站8区间和1个西坑停车场,其中,大安站、大康站、福坑站3站为装配式车站,采用“搭积木”式装配技术施工,整体装配率高达90%。大康站作为内支撑体系下国内最大的装配式车站,攻克多项技术难题,充分彰显深圳地铁在绿色建造、施工创新及设计美学方面的引领实力。
与传统施工模式不同,装配式施工在预制厂提前生产车站构件,再运至现场像“搭积木”一样拼装。深铁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16号线二期的3座装配式车站在这种建造方式的基础上,通过装修设计融合客家园山围屋意象与现代科技元素,让市民在日常出行中也能感受到家的温度。”大康站以“活力之城”为主题,将装配式构件与围屋文化结合;福坑站则以“太空之城”为主题,无人机造型与装配式构件呼应,形成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空间。
此次装配式车站使用的构件体量惊人,最大长度超过22米、重量达128吨,被形象地称为“巨无霸”。其中,大康站首创的“内支撑+大分块+全装配式”的工法,全国尚无经验可循,加上车站地处于岩溶发育区,如何实现超大构件的精准吊装成为建设团队的最大考验。
为攻克这一技术难题,深铁集团携手施工单位中国铁建,联合研发“180吨门式起重机+分离式拼装台车”等专用设备,实现毫米级精准拼装。同时,团队还与中山大学等高校开展专项研究,持续优化工艺,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建设团队还同步推进“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平台建设,通过设备状态自动监控、全生命周期BIM可视化、盾构智能化管控等技术,实现从地质勘察到施工管理的全链条数字化管理。
地铁16号线二期3座装配式车站采用“搭积木”建造方式,构件在工厂标准化生产、现场精准拼装,不仅节省约800吨钢材、600吨木材,还减少90%的建筑垃圾、降低30%的碳排放,施工人数从200余人降至40余人,实现高效且安全的施工,让“深圳效率”可见可感。值得一提的是,园山西坑站冷水机房作为全线首个装配式机房,实现全装配式建造与智能节能控制,不仅大幅提升施工效率,也确保了运营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