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城镇下海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也是我的母校。六十年前,我从这里毕业,六十年后,我又回到这里,站在熟悉的校门口,等着接送在这里上学的小孙子。
回想起六十年前的光阴,往事历历在目。
六十年前的下海小学,校舍是几间破败的瓦房,斑驳的墙体无言地诉说着时光的磨蚀。教室是黄泥地面,每当雨天,屋顶漏下来的水滴在地面上,让黄泥地面变得坑坑洼洼。老师用脸盆接水滴,落在脸盆的水发出一连串的叮咚声,成了我们当日上课时的背景音乐。教室门窗多年失修,四面漏风。每到寒冬,老师用双手掩着嘴巴呵气,暖和了手才又拿起粉笔刷刷刷地快速写板书。
教得用心,学得也认真。
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泥瓦校舍早被拆除,建起了高大的教学楼。再次走进校园,我搜寻着六十年前的记忆,但怎么也找不到以前的丁点痕迹。
还好,有凤凰树。
那是我们亲手栽下的凤凰树!
记得当时我读五年级,一次劳动课上,老师领着我们全班同学在校园里种下十几棵凤凰树苗。经过六十多年的风雨和变迁,现在还剩下操场旁的三棵。树干粗壮得两个成人才能搂抱过来,绿叶茂密葱郁,像三把巨伞,遮盖了大半个操场。每到开花季节,红得似火的凤凰花辉映着校门上“下海小学”四个大字。它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迎来送往,无私地奉献绿荫,为孩子们遮阳挡雨。
风吹凤凰叶,落的是岁月,留的是牵挂;人望凤凰树,思的是往事,念的是师恩。
(严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