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多年前,我在山村中学教书时,特别享受上午上课的感觉。尤其第一节课,太阳初升,晨光渐亮,阳光破窗而入。站在讲台往下看,朝阳在教室投下两缕绯色绸缎般的光线,孩子们笼在明媚里。
有时我手持书卷在课桌间一边游走一边诵读,有时是学生们朗诵,那声音清亮而悦耳。书声和阳光交融,生出一种暖暖诗意。
我转身写板书,看到光斑也落在黑板上,黄澄澄一团,像成熟的果实。一伸手,好像就握在了手里。
当时,我上的语文课排在上午第一节课的概率很小,一天当中阳光入室的时刻也有限,因此我非常珍爱这样的时刻。
其实我知道,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时时都有光的存在。老师就是一缕明亮的光。这缕光也许比不上阳光,只是一把火炬、一盏灯,但同样是为生命送去光和热——用一腔爱、一本书、一节课、一首歌、一幅画、一次实验……点燃学生的希望,世界因此放出光芒。
记得我上小学时,遇到一位可亲的女老师。每每跟我说话时,她总会弯下腰,拂拂我的小辫子或整整我的衣领。那个轻微的动作像阳光的暖意,几十年后,我还能忆起当时心灵的感动。
我的地理老师,能在黑板上画出一幅标准的中国版图“雄鸡图”,课本内容滚瓜烂熟;我的数学老师总是提前五分钟来到教室,手拿一把木质的黄色三角尺,一个透明的、有刻度的塑料直尺,一支精巧的圆规。他一丝不苟地在黑板上画图,好像要教给我们人生的方圆与规矩。
一间辽阔的教室,盛得下花的灿烂、叶的谦逊、树的无言。讲台下的学生,也许幼稚,也许脆弱,也许烙印着原生家庭的某种印记,但他们都是鲜活的生命,天然、透明、纯净,如星辰,有着独特的光芒。
总是忆起山村中学的晚自习课上,忽然停电了,教室陷入黑暗,只有讲台边的火炉里,簇簇火苗闪着红绸子般的光。一阵短暂的“嘘”声之后,教室重归安静。黑暗中我看到台下一双双闪亮的眸子,那一刻让我感动不已:原来我面对着的是银河里最闪亮的星座!
(米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