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首个“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活动开幕

超3000场活动燃动广东科普月

广州日报 2025年09月05日 武威

  广东首个“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活动昨日开幕。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武威

  9月4日,广东省首个“全国科普月”暨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在正佳广场开幕。省科协、省科技厅、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省科学院、正佳集团等各主承协办单位负责同志及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市民、师生、媒体代表等400多人共同参会见证,凝聚起全民参与科普、共建创新强省的强大合力。

  在正佳广场北门外,第八届“广东科普嘉年华”的主场活动现场,省科学院琶洲科普小镇团队带来的“花YANG科学秀”,通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场景,赢得台下观众阵阵掌声。省科普志愿者协会携手广州大学城艺术团,共同演绎AI融合创作的科普志愿主题曲“风的授课”,悠扬旋律中传递出科普的温度与力量。

  为期4天的主场活动,聚焦人工智能、卫生健康、数字素养、知识产权、食品安全、防灾避险、安全生产等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设置低碳新世界、无界新世界、健康新世界、数智新世界、创想新世界等功能服务区,集中展现智能新能源车科技体验、前沿科技与生活健康的沉浸式体验、AI+空间设计、AI+光谱科普等生活化应用场景,多个科普教育基地、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三甲医院共同参与,让公众近距离感受科学魅力。

  其中,“数智新世界”功能区受到市民欢迎,他们可化身“未来城市设计师”用AI规划城市,在“电路迷宫”学习芯片知识,还能体验中微子探测等尖端科技。“覆盖领域广,还能亲手体验,孩子们乐享其中,我们也学到实用知识。”不少市民这样评价。

  活动现场,广东省“最美科技工作者”代表还与来自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中小学校、科普组织的志愿者代表共同向全社会发起“新质生产力科普倡议”,呼吁全社会各界力量积极参与科普实践,发挥各自专业特长,广泛开展新质生产力科普宣讲,推动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的持续涌现与落地转化,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主任李小男、中国联通网络通信科学家亢抗作科普报告,分享科普工作经验与科学研究成果。

  最后,主办单位领导嘉宾及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科普企业代表共同在机器人智慧屏前按下启动键,见证广东省首个“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全面拉开帷幕。

  “全国科普月”活动贯穿9月

  据悉,“全国科普月”活动贯穿9月全月,将全方位展示“十四五”时期广东省重要科技创新成果,组织开展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联合行动、国之重器联合行动、高校科协联合行动、企业科协联合行动、科普教育基地联合行动等,预计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2个县(市、区)将开展超过3000场次活动。

  在广州正佳广场、广东科学中心的主场活动基础上,广州、深圳、东莞、惠州和湛江同期举办分会场活动,在全省各区域、各领域开展一系列沉浸式科普体验、互动式展演,线上线下多形式发动公众参与其中,让科学的种子广泛播撒在南粤大地上。

广州日报要闻A3超3000场活动燃动广东科普月 武威2025-09-05 2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