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部电梯停5部 住户爬楼“路漫漫”

老旧电梯故障频发,是修还是换?专家建议多方筹措资金
广州日报 2025年08月11日 程依伦、周伟良

  某小区多部电梯故障,住户回家需要排长龙。

  扫码观看视频

  民声调查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周伟良

  近日有越秀区的居民反映,其所在小区楼龄接近20年,有6部电梯,但此前由于电梯频出故障,仅剩1部电梯能正常运行,居民们只能在楼下排长队等电梯,一些住户甚至走楼梯回家。

  无独有偶,家住海珠区某小区的住户最近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该小区不少楼栋的电梯都已服役超过20年,日常故障频出,有的电梯仅去年就因故障维修了七八次,为此住户们不得不“借道”隔壁单元的电梯上楼……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那对于这些老旧电梯,是应该继续维修还是申请更换?其中又有什么难处?记者进行了调查。

  案例1:

  维修资金有缺口 6部电梯一度剩1部运行

  家住越秀区某小区10楼的张先生反映,这栋楼为商住一体楼,1~9楼为商业,10楼~36楼为公寓住宅,共600多户。而今年7月底和8月初,该大楼不时只剩1部电梯运行。7月28日和8月4日记者两次走访发现,该大楼6部电梯当时确实仅有1部正常运行,其余几部电梯的按键面板灯均未亮起。

  记者走访时并非上下班高峰期,但排队等电梯的住户已经排到了大楼外面。据现场住户反映,遇到高峰期,队伍能排到大楼外的人行道上,足足几十米长。一位住户还打开手机视频向记者展示了高峰期排长龙的场景。

  张先生表示,由于这部唯一运行的电梯等待时间实在过长,他日常出行只好走楼梯,“等电梯时间比爬楼还久,高峰期根本挤不上去。”记者也跟着走进楼道,发现不少低楼层住户都选择走楼梯回家,因为这样“时间更可控”。

  8月7日,记者采访了该小区物业经理肖先生。肖先生称,截至8月5日下午,大楼6部电梯已恢复3部运行。为何此前仅有1部电梯运行?他解释,这些电梯都已使用了10多年,老化比较严重。其中,4号电梯此前因主钢丝绳“散股”导致停运,而仍在运行的3号梯和5号梯每月需保养两次,因此才会出现有时仅1部电梯可用的情况。

  肖先生解释,前不久4号电梯众筹完成,目前已经修好恢复运行。但另一部停运的2号电梯预计还需要两个月才会修好。为何要这么久?肖先生回应,2号电梯经检测机构认定,因轿顶反绳轮、钢丝绳、补偿链、曳引轮都需要维修、更换、改造,所以一直处于停运状态。早前物业已申报“紧急专项维修基金划拨”对该电梯进行维修,经有关部门严格审核,项目总金额为56555元,但因部分业主个人账户可用维修基金不足,实批维修基金可支付金额 44516.4元,缺口资金12038.6元需众筹补缴。

  肖经理介绍,1号梯也存在类似问题,但审核部门还未批复可支付金额,具体维修时间未知;此外,6号梯今年的年审不通过,按有关要求实施停梯。鉴于6号梯早前因某房屋漏水导致浸水故障,经咨询有关意见,需维修后以维修凭证通过司法诉讼追讨,因而维修时间也难以预计。

  案例2:

  电梯频频“罢工” 两栋楼住户出入共用一梯

  早在今年1月,家住海珠区某小区二号楼的曾先生就因所在楼栋的电梯“罢工”,陷入上楼难的困境。

  曾先生介绍,该小区建于2003年,不少楼栋的电梯都已服役超过20年,尽管物业时常会对电梯进行保养维修,但这些老旧电梯还是故障频出。如曾先生所在的二号楼电梯,去年就因出现故障先后维修了七八次,为此,居民们不得不时常“借道”隔壁一号楼的旧电梯先上楼,再从两栋楼之间的连廊或天台走回家。

  早前经记者协调推进,该小区一号楼顺利完成了老旧电梯更换。但近期,记者又从曾先生处了解到,一号楼修建好电梯已超过3个月,却仍未验收启用,这导致一号楼不少住户反过来“借道”二号楼的旧电梯回家。由于该小区每栋楼仅有一部电梯,每栋楼有住户两百多人,两栋楼这样长期“共用”一部电梯,不仅容易造成排队等候的不便,也会加剧老旧电梯的使用负担,进一步提升故障发生率。

  痛点:修还是换?

  部分业主意愿低 楼栋陷入“筹资难”

  既然老旧电梯频发故障,是否想过直接更换新电梯?曾先生介绍,今年初广东省发布住宅老旧电梯更新改造定额补助新规后,小区住户们申请更换电梯的热情有所提升,但当时除了一号楼住户完成集资外,其他楼栋均因资金或招标问题难以落实,目前这些楼栋的住户仍在努力筹资。“后续也要看补助申请情况。如果能申请到,电梯更换进度就会加快;如果申请不到,电梯更换可能就得再议,出了故障也只能接着维修。”曾先生表示。

  但对于案例1中的商住一体化大楼,眼下连筹够维修资金都有难度,更不用说费用更高的电梯更新了。肖先生表示,该大楼许多业主买了房子后直接用于商业或出租,导致大楼电梯比一般住宅电梯使用频率更高,老化也更严重。

  那为何会出现“筹资难”?肖先生解释,部分业主并不住这里,有的甚至不在本地居住,维修意愿并没那么迫切,但无论是申请使用维修基金对电梯进行大修或更换,都需要走申请流程,让业主共同签名确认才能通过。他介绍,早年该大楼电梯申报专项维修基金时,由物业协调业主们签名,花了三年多,签名确认率仍不足50%。他坦言,如果不使用专项维修基金,采用众筹集资的方式可能会更快。

  专家:多方协同破解电梯“老龄化”

  既然电梯“老龄化”问题不可避免,对于那些有意愿、有必要进行电梯更换的小区居民,应当如何解决资金筹措难题?

  华南城市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姚育宾认为,一方面,要统一居民意见,可让业委会等居民自治组织牵头,让居民意愿成为换梯工作的主导;另一方面,可通过多方共担、市场经营等各种机制协同解决。“如引入电梯厂商,通过以租代购或采用分期、月租等形式解决换梯成本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聂竹青也认为,“老龄化”电梯的处理与更换费用可由业主、使用方、政府帮扶、社会融资等多方来筹措资金。“电梯更新的受益方是业主和使用者,因此,首先可由业主和使用者来筹措一部分资金;其次是做好政策引导,比如可以提前设立针对‘老龄化’电梯的专项基金,以便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最后,引入社会力量,也可以从中筹措一部分资金。”

广州日报民生周刊A76部电梯停5部 住户爬楼“路漫漫” 程依伦、周伟良2025-08-11 2 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