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学堂“老城市 新活力”讲座第一讲聚焦广州金融

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广州日报 2025年07月21日

  傅晓初

  广州日报讯 昨日,羊城学堂“老城市 新活力”讲座第一讲在广州图书馆开讲,广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局长傅晓初应邀担任主讲嘉宾。傅晓初以“关于促进广州金融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为题,围绕广州金融业的历史成就、现状基础和未来发展,向现场的市民朋友作了分享。

  金融园区逐步发挥集聚效应

  傅晓初介绍,历史上大部分时间广州其实都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之一。广州作为中国最早开放的地区之一,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誉,金融与贸易素来相伴而生,伴随着贸易的兴盛,广州的金融业也随之蓬勃发展起来,曾创下中国金融多个“第一”:中国第一家商业保险公司、中国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第一家机器制钱局、中国首个地方政府公债、中国第一家中央银行、中国第一张信用卡、中国第一家期货经纪公司等。也曾走出过伍秉鉴、何善衡等一批历史金融人物。

  傅晓初指出,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州金融系统紧紧围绕防风险、强监管、促发展工作主线,扎实推进金融强市建设,目前金融业已成为全市第三大支柱产业。综合实力方面,广州金融业规模居全国城市第四位,成为国内第四个金融业增加值迈上3000亿元的城市,是支撑广州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之一。2024年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超17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第四位;保费收入近2000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第三位;金融业总资产近13万亿元。金融机构方面,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全部布局广州。2024年末,全市持牌金融机构达到399家,其中法人金融机构55家。金融平台方面,国家级金融交易平台——广州期货交易所2021年已经正式揭牌运营,实现国家级金融交易平台历史性突破,目前已成功上市工业硅、碳酸锂、多晶硅三个品种,累计成交量近4亿手,成交额超22万亿元;整合后的广东股权交易中心落户广州。重点金融区方面,广州民间金融街、国际金融城、期货产业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金融园区逐步发挥集聚效应。

  强化金融服务赋能科技创新

  傅晓初表示,目前广州金融业在服务科技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工作力度仍有待提高,下一步,广州金融业将多措并举构建全生命周期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助力广州经济高质量发展。聚焦初创研发阶段,建立支持科技公司研发的风险分担机制。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我省重点产业赛道特点,增加研发费用损失、研发中断、知识产权被侵权损失等各类科技研发保险;研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通过“投保联动”与科技公司共同分担研发风险,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聚焦中期产业化阶段,完善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的信息共享机制。选取法人银行作为试点,引导实施银行与初创科技公司“益企共赢计划”,银行为公司提供更高额度、更长期限、利率“前低后高”的融资支持,公司选择合作银行为其提供结算、发债等各类业务。按照不同产业赛道定期征集并筛选有股权融资需求的科技公司清单,借助各类平台召集在该赛道有影响力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与科技公司进行面对面的接洽,构建各产业赛道的私募基金“生态圈”,为科技公司提供更高效精准的股权融资服务。聚焦投资退出阶段,打造多元化投资退出机制。会同产业主管部门、证监部门、证券交易所、中介机构等加强对企业的上市辅导,推动更多优质的科技公司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特别是要牢牢抓住当前北交所市场高质量扩容的机遇。落实国家政策导向,大力推动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做大做强。

  “金融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产业,它的价值在于为其他各类产业提供服务。”傅晓初向观众介绍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孔子在《论语》中劝导我们应该秉持的处世原则,金融业的生存之道也是如此,只有深入学习了解产业发展的难点痛点,我们才能利用金融更好地为广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让金融活水更好浇灌高质量发展沃土

  在推进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金融体系加速打通堵点、提质增效,引导资金配置向“新”向“实”,以金融活水更好浇灌高质量发展沃土。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反映着实体经济的需求。哪些领域更“吸金”,可以从信贷结构变化窥见一斑。5月末,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领域的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2%、27.4%、11.2%、38%和9.5%,均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这些领域的信贷增长意味着,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效渐显,也为金融体系进一步精准发力指明了方向,引导资金流向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好助力实体经济破局拓新。

  金融支持经济向“新”发展,离不开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降息又降准,创设和实施多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今年以来,我国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加强逆周期调节,频频打出金融“组合拳”,不断提振市场预期,让企业转型升级更有信心。

  金融活,经济活。当前,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金融体系正进一步提升服务适配性和精准性,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等重点领域,以金融活水润泽经济沃土,助力高质量发展稳步前行。

  (据新华社电)

广州日报要闻A4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
2025-07-21 2 2025年07月21日 星期一